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张玥)1月15日,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经国务院批准张榜公布,贵州省共有40人获此殊荣。
贵州省当选2018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马显红 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王迪明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3.王锦荣 贵州大学
4.韦维 贵州民族大学
5.邓翔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卢冰 贵州医科大学
7.龙福刚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8.乔东华 贵州宏信创达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9.刘兴德 贵州医科大学
10.刘杰民 贵州省人民医院
11.刘衍民 贵州遵义师范学院
12.刘鹏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3.孙鹃 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4.吴佳海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15.吴斌 贵州广播电视台
16.吴攀 贵州大学
17.宋水仙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仙尾绣有限公司
18.宋建波 贵州理工学院
19.张绍波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20.张秋雁 贵州电网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21.李平凡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22.李勇军 贵州医科大学
23.杨步雷 贵州开磷磷石膏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24.杨清华 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
25.沈志平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26.苏跃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27.陈永正 贵州遵义医学院
28.陈争 贵州画院
29.尚以顺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30.易同生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
31.谈孝凤 贵州省植保植检站
32.陶铁军 贵州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33.彭长根 贵州大学
34.覃英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35.潘学军 贵州大学
36.魏在荣 贵州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37.江维克 贵阳中医学院
38.张永萍 贵阳中医学院
39.钟海燕 贵阳市实验小学
40.曹斌 中铝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全),点击可查看
延伸阅读
201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条件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应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模范履行岗位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工作。
(一)专业技术人才。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近5年取得的专业技术业绩、成果和贡献突出,并得到本地区、本系统同行专家的认可,具有高级职称,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或者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长期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高超,治疗疑难、危重病症成绩突出;或者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地预防、控制、消除疾病,社会影响大,业绩为同行所公认。
4.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论依据,具有特殊贡献。
5.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
6.在宣传文化领域,成绩卓著,对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学科建设、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突出贡献,是本领域的带头人。
7.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教练执训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国际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学科教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和教练执训领域中,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为同行所公认。
8.在其他行业、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二)高技能人才。长期工作在生产服务岗位第一线,技艺精湛,贡献突出,一般应为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或具有相应高级职业技能水平,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过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业绩突出,影响广泛。
2.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上有重大贡献,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等。
3.在本行业中具有领先的技术技能水平或有重大技术革新,在某一生产工作领域总结出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并为同行业公认。
4.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或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在本职业(工种)中具有绝招绝技,在国际国内同类职业(工种)中产生重要影响。
6.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重点或关键性操作技术问题。
7.在国际上获得有影响的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奖项,为国家争得荣誉。
8.在培养技能人才和传授技艺等方面成绩突出,在国内、行业内有较大影响。
选拔工作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聚焦“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和行业,突出重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人选要有非公有制单位和县以下基层代表,并适当扩大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