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农科项目团队扎根西江六年,探索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中国最大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得以快速发展和迅速蝶变的实践。这一实践汇聚成《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西江千户苗寨的实践观察》一书。7月19日新书发布会在贵安新区东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发布会现场
据悉,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教育部新农科项目组(贵州民族大学)、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高端智库、多彩贵州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民委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区域发展研究基地和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共同推出,由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李天翼领衔的西江苗寨乡村振兴研究团队完成。该书以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对象,围绕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维度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并从文化赋能视角探析其理论逻辑与实践效度。包括总论、村情篇、产业篇、富民篇、文化篇、人才篇、组织篇、生态篇、治理篇、提升篇以及余论。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西江千户苗寨的实践观察》
文化兴,村寨兴,文化强,村寨强。发布会现场,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谈到,本次新书发布会,是贵州民族大学师生在新时代立足民族地区对乡村振兴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希望学校师生以此次发布会为契机,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历史责任,在新的起点上砥砺奋进,从而为贵州的以“四新”促“四化”添砖加瓦,为服务民族地区、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致辞
“乡村振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振兴,而是在乡村文理地脉之上的全面振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说,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文化要想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还要考虑文化赋能的要素配置,以及找到赋能实现进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西江千户苗寨的实践观察》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可以为更深入地探索这些问题提供了实践观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线上参加发布会
“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李天翼教授及其团队以行于田野、知行合一的大地论文精神,整合高校和地方资源,通过挖文化、练博士、开讲堂、编教材、做活动等创意形式,为西江苗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力量,为雷山县的文化旅游和文化保护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雷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亚群在发布会致辞中说到。
雷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亚群现场致辞
发布会上,教育部新农科项目负责人李天翼介绍了该书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等四个方面。该书主要是从历时和现时的角度,站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西江苗寨自2008年以来的文化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内容涉及产业、文化保护、生态、组织、治理、人才、富民等方面,同时探讨了在新发展阶段和后疫情时代,西江苗寨实施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以及应对和超越。
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教育部新农科项目负责人李天翼介绍新书详细内容
会上,本书学术指导教育部高校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贵州警察学院院长吴一文,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校长唐建荣,贵州大学教授刘锋和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副院长李德建等人,以及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欧阳恩良、农工党贵州省委秘书长彭丹冰、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也和西江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秀锋等业内专家学者对本书进行了研讨。
来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警察学院、农工党贵州省委会、贵州财经职业学院、贵阳信息科技学院、雷山县人民政府、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西江旅游公司等单位40多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