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17年度国家课题立项名单已公示。我省共有19家单位的93项国家课题获得立项,资助经费总额达1905万元。在国家课题立项总数基本保持稳定,经费报销制度又不尽合理的情况下,我省国家课题立项总数与资助经费总额与去年相比,均保持大幅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一、基本情况
今年我省国家课题立项工作特点鲜明。
一是立项总数和资助经费总额大幅增长。今年,立项总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0项,增幅达27.4%,资助经费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415万元,增幅达27.9%。其中:年度项目47项(含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44项),比去年增加18项;青年项目16项,比去年增加1项;西部项目30项,比去年增加1项。近3年来,我省同期国家课题立项总数,从75项(2015年)到73项(2016年),再到93项(2017年),同期资助经费总额,从1575万元(2015年)到1490万元(2016年),再到1905万元(2017年),在经费报销制度不尽合理,各单位科研工作已接近无法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国家课题立项总数与资助经费总额能保持大幅增长,实属不易。
二是全省主要高校和科研机构均有立项。今年我省共有19家单位获得国家课题立项,除安顺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和六盘水师范学院等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的单位外,全省各主要高校和科研机构均有立项,这对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中,贵阳学院、遵义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和铜仁学院等地方院校,实现了连续、稳定立项的目标;同时,贵阳中医学院获得1项西部课题,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得1项重点课题,两家单位都实现了国家课题立项零的突破,为我省国家课题研究增添了两支生力军。
三是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数再超西部项目。今年,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63项,西部项目立项30项,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数连续7年超过西部项目立项数,且超过数由前几年的10项以内,扩大到前年的11项和去年的15项,再扩大到今年的33项。这个重要数据的变化,不仅表明我省国家课题立项质量越来越高、社科研究竞争力不断增强,也体现了我办和相关单位申报组织工作的成功。
四是对重点单位的扶持工作显现成效。今年,我办采取重点扶持的办法,最终全面推动了全省国家课题立项工作。作为全省国家课题申报和立项的传统“大户”,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和贵州财经大学等四大高校共获立国家课题64项,比去年同期增加24项,占全省立项总数的68.8%,同比增加14.3个百分点。特别是贵州财经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各获立18项国家课题,立项数并列排在全省首位,远远走在了全省高校的前列,贵阳学院获5项国家课题立项,立项数排在全省第5位、地方院校首位,也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五是学科分布和项目类别更加均衡合理。今年,我省国家课题立项学科分布面较广,除统计学和世界历史没有课题立项外,其余21个学科均有立项。其中,立项数居前3位的学科依次为:民族问题研究21项、中国历史9项、管理学和法学各6项。优势学科立项较好,较弱学科也有立项,其中考古学、国际问题研究和人口学各1项,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文献学、体育学各2项。同时,各项目类别均有涉及,重大项目、西部项目和青年项目分别增加1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一般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17项,占比47.3%,项目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二、主要做法
如何在近年立项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单位科研环境又不很理想的基础上更上层楼,进一步增加国家课题立项数量,是全省社科界高度关注的一件大事。为此,我办根据全国社科规划办的要求,在总结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
一是加大动员力度。申报开始前,专门召开全省申报工作会,全面分析2017年度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往年好的经验和做法,对各单位明确了申报指标,并要求提前着手、周密安排,充分发挥权威专家作用,突出申报指导,选好题,重论证,多修改,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申报工作的影响。为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我办还先后深入相关单位召开会议,专门邀请二级学院的领导和未获国家课题的博士、教授进行面对面交流。
二是提高论证质量。本着服务更加到位、措施更加有力的精神,我办的申报组织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论证质量这一重要环节,要求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组织权威专家,对本单位申报材料进行一对一的修改完善,或批注详尽的修改意见,或做面对面点评。通过这一举措,我省绝大多数申报材料,都经过省内专家数次修改润色,论证质量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三是精心组织初筛。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省国家课题初筛工作已经非常规范。今年,我办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评审经验丰富的权威专家以会议评审方式进行初筛,科学拟定各学科淘汰指标,对申报量大的学科要求严一些,对弱势学科则放宽一些,使重复申报有效缓解,选题质量明显改善;二是一丝不苟进行前期成果真实性核实和资格审查工作,淘汰了95项前期研究成果填报不实或资格不合格的申报材料,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三是专门组织人手一一完善上报材料,对填报不符合要求的,主动帮助申报者进行修改和校正,并将数据表与准备上报的纸质申报材料一一核对,确保数据录入准确规范。
通过上述努力,我省上报全国社科规划办的561项申报材料,填报更加规范、准确、真实,总体质量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为今年国家课题立项实现新突破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存在问题
今年,各相关单位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在宣传发动、申报指导、资格审查和调控部分学科的申报数量等方面, 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不容回避的。一方面,个别单位申报数量和质量下滑明显。贵州大学今年申报105项,比去年减少15项,贵州师范学院今年申报34项,比去年减少7项,申报数量远未达到我办下达的任务指标,与其他单位申报数量猛增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这两所单位高校相对其他单位,队伍实力更加雄厚,研究基础更加扎实,申报经验更加丰富,申报质量通常更高一些,因此对全省整体申报质量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另一方面,部分科研管理部门麻痹大意。近年,我办在宣传发动、修改完善、审查初筛等环节,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密的操作规范,各项工作日趋规范化、常态化,但一些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责任心不强,产生了明显的厌战情绪、麻痹心理,认为只要按以往模式操作就可稳操胜券,宣传发动不给力,组织指导不到位,导致最终上报数据出现许多错误,多项申报材料因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