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培育新质生产力 三个关键抢新机——2024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三场集中采访活动举行`) }}

发表时间:2024-03-09

来源:贵州日报

3月8日晚,2024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三场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举行。本场活动的主题为“贵州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抢新机”。

活动现场,中央驻黔媒体、省内主要媒体记者围绕数字经济、数字赋能、创新变革等话题踊跃提问。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宁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O八三基地主任肖立书等3位代表委员,分别结合所在行业领域和自身工作情况,紧扣主题谈体会、话发展,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景亚萍委员:在转型发展中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增长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就是‘转型’,数字经济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持续增长。”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在回答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成效时如是说。

智算综合算力居全国前列

景亚萍说,过去一年,全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重要指示,抓住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围绕高质量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提质量,数据中心由存储中心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加快转变,数字产业由链式发展向聚链成群加快转变,数字经济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加快转变,数字经济增速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扎实推进,信息化动能加速释放。

智算能力实现突飞猛进。全省抢抓人工智能大模型爆发“风口期”,将发展重点切换到人工智能赛道。强化智能算力发展顶层设计,出台26条算力激励措施等政策,华为云、电信等智算中心落地建设。截至目前,贵州部署智算芯片累计超8万张,开启贵州“智算元年”,实现变革性增长,智能算力规模较2022年相比增长了98倍,综合算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一跃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数字赋能向更广更深迈进。创新“一业一指引、一业一标杆、一业一平台”融合路径,精准施策持续激发“智改数转”活力。以行业大模型为抓手,以“智”提质,用“数”提速,围绕新型工业化8个重点行业和城镇智慧化改造、乡村数字化建设、旅游场景化创新、政务便捷化提升4个重点领域,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加快行业数据归集,形成一批低成本、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位居西部第三,全省上云用云企业超过3万家,建成投运贵阳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实施“数智黔乡”工程、推动智慧文旅快速发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到46.5,形成全面铺开、重点突破的发展格局。

数字产业加快聚链成群。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加快数字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全省一盘棋、“一张图”抓数字产业,研究形成以“一图三清单”为指引、智算建设为重点、数据要素价值化为驱动、场景应用为突破的数字产业转型路径,推动各地按图作战,加快壮大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实施新兴数字产业“双千倍增”行动,引进培育新兴数字产业企业超过600家。分级分类打造一批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产业园区,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生态加快构建,集聚大数据及相关企业836家。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翻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规模是5年前的5倍。

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

景亚萍介绍,贵州正多举措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首先是紧跟国家加快推动数据高效流通政策出台节奏,一方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服务体系,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数据要素登记、数据流通交易等出台系列制度,形成“地方性法规+顶层设计+配套制度”的政策体系,《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草案)》已通过省人大常委会一审。另一方面推动数据高质量供给。探索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鼓励医疗、交通、教育、电力、气象等行业部门开放高价值公共数据,贵州政务云存储总量超过50P、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政务云平台之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集聚数据商、数据中介等市场主体达899家,年度交易额超过20亿元,增长400%。

“一年来的创新探索、积厚成势,为我们下一步围绕抢占智算、行业大模型培育、数据训练‘三个制高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算基地,高质量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打下了扎实基础。”景亚萍说。

在算力新“赛道”上奋力奔跑

算力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随着大模型突破应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国家8部委联合印发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推动东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机器学习、视频渲染等业务向西部迁移。

面对算力发展新的机遇期,贵州如何加快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我们将充分发挥贵州比较优势、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以人工智能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实施算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景亚萍表示,将围绕培育做大算力产业、抢占智算制高点、加快提升数据中心效能、优化网络通道等方面,在算力这条全新“赛道”上奋力奔跑、脱颖而出。

培育做大算力产业。用好用足“算力券”政策,以用促建,引导算力资源实现汇聚调度,优化配置,提升效能,培育一批专业化算力运营商,大力开拓算力市场,支持激励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使用我省算力服务,切实为企业降低用算成本和门槛,力争带动算力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促进算力赋能工业、教育、金融、交通、医疗、能源等发展。目前已有72家企业申领了89份“贵州算力券”,带动算力产值达10.2亿元。此外,来自北京、广东、江苏、安徽等地区的36家企业签订了新的算力服务合同,签约金额达6.34亿元,涵盖互联网、工业制造、影视动漫、教育科研等行业。

抢占智算制高点。紧跟行业发展需求,按照“算存一体、智算优先”的思路,建立省市协同机制,紧盯华为云、网易、电信、移动等智算中心扩大能力,谋划实施一批智算重大项目,全力做大智算中心集群。目前全省部署智算芯片累计达到8.485万张,今年将建成智算卡20万卡以上,全省算力规模再增加两倍,进一步巩固全国最大的国产化智算基地地位。

加快提升数据中心效能。开展数据中心效能优化行动,充分释放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精准发力,引导由存储中心、成本中心向算力中心、结算中心、运营中心加快转变,着力提高产值转化率、机架利用率、绿色化率,其中贵安数据中心集群平均上架率要达到60%以上。

优化网络通道。推动降低面向算力网的资费结构,实施弹性网络、高效运载、算存网协同等先进技术,构建贵安集群优质服务圈。加快优化升级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扩大高速网络直连城市,新建5G基站3万个以上。

 

马宁宇代表:抓好三件事打造首选试验田

“去年贵阳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为贵州实现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前列作出了重要支撑。”面对记者关于贵阳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提问,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宁宇脱口而出。

坚持“数字活市”主战略

近年来,贵阳贵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明确数字经济“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全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坚持‘数字活市’主战略,紧盯总量、比重、效益、速度,推动数字经济实现健康快速增长。”马宁宇介绍,贵阳盯住产业这个关键,以产业链思维,加快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硬一软”两大产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围绕“芯、件、板、机、器”五个板块加快产业布局,重点加快服务器、智能终端全产业链集聚成势;软服产业方面,则紧紧围绕华为云建设产业生态,持续做大云服务首位产业,发挥算力优势,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北斗、元宇宙、动漫等重算力需求的产业。据统计,2023年,贵阳贵安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3%;软件服务业营收超过800亿元、增长20.6%,其中,云服务营收增长30.4%。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离不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贵阳贵安抢抓“东数西算”机遇,聚焦算力和数据,狠抓数据的“算、跑、用”,全力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像用电一样方便地使用贵州算力

“在‘算’的方面,我们在贵安建设国家算力集群,积极构建自主可控算力服务体系,加快提升通算、智算、超算规模,已成为全国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今年智算卡将超过20万张。”马宁宇说,下一步将持续提升算力规模和调度运营水平,用好贵州“算力券”,努力向全国提供最便捷、最经济、最安全、最丰富的算力产品和服务,“要让大家就像使用电力一样方便地使用贵州算力。”

在“跑”的方面,全力扩带宽、降时延。贵阳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网间带宽持续扩容、保持30%以上能力冗余,实现与北京、上海等38座城市直联。截至目前,贵安算力集群到成都、重庆的时延,已降至6毫秒,到广州、深圳10毫秒,到长三角、京津冀18毫秒以内。

与此同时,实施“万企融合”大赋能行动,以行业大模型提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融合改造基本实现了规上、限上企业全覆盖。“今年我们将围绕工业、城镇、乡村、旅游、政务等领域开放一批新场景,打造一批标杆解决方案。”马宁宇说。

此外,贵阳贵安致力于打造“四个品牌”,推动数字经济提质增效。一是举办好数博会,持续提升数博会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影响力。二是运营好大数据交易所,全力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做强数据流通交易相关产业,2023年该交易所交易额超过20亿元。三是使用好大数据交流体验中心,交流展示企业大数据创新成果,开展大数据知识科普、教育培训。四是建设好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目前省市专门为其设立了15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

奋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相关模式的首选试验田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让生产生活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突破,不断加大行业大模型的应用创新,培育出新业态、新模式。

贵阳贵安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具有丰富的算力资源、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在‘人工智能+’‘数据要素X’方面,我们已经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马宁宇介绍,抢抓“东数西算”机遇,贵阳贵安积极布局智算中心,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厂,开展模型定制的咨询及实施服务,帮助客户快速开发训练、应用自有模型。

在医疗领域,贵阳朗玛公司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39AI全科医生”,可以开展辅助诊断、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成为目前国内唯一通过备案的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煤矿行业,引入华为盘古大模型进行全流程改造,可以实现视觉识别、科学计算预测,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重点部署,明确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我们将奋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技术模式、商业模式的首选试验田,丰富和推广大数据、人工智能政用、民用、商用的解决方案。”面对新机遇,马宁宇表示将重点做好抓包容创新生态、抓行业大模型应用、抓数字融合赋能三件事。

“‘试验田’是贵阳作为西部后发城市发展大数据的根本比较优势,我们将不断增强服务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精心呵护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和企业一起面对挑战、打通堵点、共解难题,努力打造包容创新的良好数字生态。”马宁宇说。

同时,通过提供高性能算力、高质量数据集,加快建设大模型训练平台,为大模型一站式训练、推理、部署和运维提供支撑,围绕盘古、星火、混元等通用大模型,培育一批行业大模型,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智能应用场景。持续开展“万企融合”大赋能行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数字化转型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既为大模型企业和产品提供市场,也是支持全省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上云用数、提质升级。

 

肖立书代表: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振华实践

“我们聚焦数字化研发、智能化生产、精益化管理,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作用,赋能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电子元器件现代化产业体系振华实践。”集中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O八三基地主任肖立书说。

高度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看点。作为扎根贵州60年的三线企业,中国振华早已迈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之路。

肖立书介绍,中国振华的特点是高资产、重投入、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目前旗下共5家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已达90%以上,基本实现了主业资产整体上市,“通过IPO和再融资,切实解决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资金问题。”

集聚资本要素资源的同时,中国振华积极集聚人才要素资源。“通过推行凤凰引才、见习上岗、技术人才岗位晋升等特殊通道,实施赛马机制、中长期股权激励的特殊机制,构建三线文化精神的特殊优势,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肖立书说,近年来共新引进行业领军和专业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30余人,切实构筑产业人才高地。

除此之外,中国振华通过研发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高新电子领域专业门类多的特点,我们设立了电子元器件研究院和区域化研发中心,大大推动了基础性、前沿性、创新性的技术研究。”肖立书表示,研发数字化构建了科研资源共享、技术研发协同等数字化能力,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融合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能力,赋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而针对高新电子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多标准”生产模式,中国振华以基础数据标准化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和产业集群等载体,推进打造动态优化、高效安全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系统”,促进数字技术与生产模式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制造能力、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可靠性,提高生产能力、降低制造成本,赋能中国振华电子元器件产业生态链转型升级,保障国家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截至目前,中国振华以智能化发展为载体,正在实施半导体功率器件晶圆制造和高可靠模拟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及先进封装等能力建设,开展建链、补链、展链、强链“四链”工程,形成自主可控、门类齐全、技术领先、规模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产业生态链,进一步提升保链稳链的战略支撑能力。

“我们还制定了‘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规划,打造以互联网原生架构为技术底座的集团级业务管控平台,围绕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加快数字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区域组织、管理层级、业务领域的覆盖范围和应用深度。”肖立书说,通过提升全方位感知洞察、智慧决策与管控能力,以“数字+智慧”管理推动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一审: 胡晨

二审: 张鸿杰

三审: 熊莺

四审: 杨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