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全力以赴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2024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二场集中采访活动举行`) }}

发表时间:2024-03-08

来源:贵州日报

3月7日晚,2024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二场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举行。本场活动的主题是“贵州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开新局”。活动现场,中央驻黔、省内主要媒体记者向5位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提问,问答之间,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集智,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东来,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丹,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培坤等5位代表,分别结合所在行业领域和自身工作情况,紧扣主题说经验、话发展。

 

张集智代表: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贵州上下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推进样板区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开新局,扎实推进样板区建设,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获‘七连好’。”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集智围绕贵州在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上的成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系列抓手等回答记者提问。他说,贵州是全国脱贫人口和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2022年,国务院出台新国发2号文件专门支持贵州发展,赋予贵州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的重大战略定位。贵州牢记嘱托,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绩。

守牢了底线。围绕总书记在“三农”领域最关心的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耕地保护“三件大事”狠抓工作落实,深入实施粮油单产提升六大工程,每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粮油生产任务;抓细抓实脱贫人口监测帮扶,未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635工作机制”,引导农户参与设计、建设、验收等环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18万亩,实现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促进了增收。注重把工作重心转向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狠抓就业和产业帮扶,全省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连续三年稳定在330万人以上,60%以上财政衔接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产业特别是到户产业,辣椒、刺梨、李子、天麻、蓝莓规模居全国第一,茶叶、猕猴桃、薏仁、太子参等规模全国前三。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2023年超过1.5万元,收入万元以下的180万脱贫人口基本实现动态清零。

推动了振兴。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深入开展“黔进先锋·贵在行动”,引导“四乡人才”创业创新,实现每个村有2名以上示范带头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涌现出“合约食堂”“寨管家”等乡村治理新模式,“村超”“村BA”“村晚”等火爆出圈,总书记点赞“村超”活力四射。

探索了经验。积极创特色、出经验,实行“三个最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六条路径”盘活闲置扶贫资产、激励农技人员“揭榜挂帅”、“635”工作机制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托“大数据+”提升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质效等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肯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围绕‘三四二’工作目标,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张集智说,将坚决做到确保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三确保”,着力抓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四提升”,聚力推进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和基层减负“两强化”,奋力开新局出新绩。

 

吴东来代表:加快推进毕节农业农村现代化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围绕国家赋予毕节建设乡村振兴新典范的战略定位,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市,努力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乡村人力资源开发上树典范。”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东来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吴东来从“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等方面做了介绍。

围绕“富在农家”,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市。立足政策、资源、人口“三大优势”,持续优化调整农业特色产业布局,在确保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的前提下,聚力发展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马铃薯、核桃、肉牛、家禽“八大特色产业”。聚焦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效益,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化提升行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动农产品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围绕“学在农家”,大力推进乡村人力资源开发。立足毕节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优势,不断优化乡村人力资源结构和质量,推动乡村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口红利。一方面,大力推进人才培育,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要,聚焦毕节鲁班、毕节织工、毕节乡厨、毕节康护、毕节农技“五大品牌”,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毕节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毕节工匠”。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引才入乡,在引导大学生到乡、能人回乡、务工人员返乡、企业家入乡等方面制定更有效的政策,营造更优质的环境,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围绕“乐在农家”,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用好用活“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深化“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全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围绕“美在农家”,扎实抓好乡村建设。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整合资金资源,强化乡村规划引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农村改厕、改圈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两改两治理”工作,加快实施乡村公路“消危”行动,大力实施“水改”“电改”,集中力量办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重点加强农村普及普惠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教育、医疗、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一批“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示范村。

 

黄兴文代表: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加油”

“独特的天文、地文和人文优势,非常有利于全州围绕‘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在谈及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时说。

用好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黄兴文介绍,黔西南州地处北纬25度黄金气候生态带,平均海拔1200米,气温不冷不热;空气指数优良天数比例为100%,不干不湿;年日照1700小时,紫外线不强不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年均浓度均大于30000个,是天然“大氧吧”“大空调”,被中国气象协会授予“黔西南·中国四季康养之都”称号。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造就了黔西南州四季皆宜的生态气候,也为乡村发展康养度假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推出了上纳灰村、楼纳村、鲤鱼村等125个精品旅游村寨。精品旅游村寨成了近郊旅游、城市周边旅游的首选之地,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挖掘文化内涵,着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黔西南着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成功打造了《布依八音》《阿妹戚托》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剧目,推出了“美丽金州·欢乐乡村”等文化名片。值得一提的是,黔西南州是“加油文化”的发源地。道光年间,兴义知府张锳(张之洞父亲)爱才好士,从自己的俸禄中购买桐油,安排差役每天午夜巡城,为挑灯夜读的学子加油点灯,这就有了今天的“加油”一词和“加油文化”。如今,全州上下正在以“加油文化”蕴含的“守正笃行、久久为功”精神作风,加油实干,以文化旅游项目为载体,全力铸就“加油文化”内涵。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全力打造体旅融合品牌。黄兴文介绍,黔西南共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3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万峰林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仅在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就有万峰林、万峰湖、马岭河、贵州醇、云屯、义龙山地旅游运动休闲博览园共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有今年春节期间刚营运的别具布依族特色的峰林布依景区,这7个景区与城市形成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人在画中”独特的“一城七景”。围绕这些高品质的景区、度假区,黔西南打造了集田园风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万峰林民宿产业聚集区,仅在万峰林核心区域,就有200余家民宿,其中两家还荣获全国甲级民宿的殊荣。还建成了连接万峰林和贵州醇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产业廊道。同时还因地制宜推动了当地路跑产业发展,成功举办警察马拉松、万峰林马拉松等行业性、全国性路跑活动等。

“我们将持续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整合山地旅游资源,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让文化旅游产业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黄兴文说。

 

卢丹代表: 蜂糖李是我们的“致富果”

“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那一刻起,我就坚定一个信念: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让致富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村。”全国人大代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丹高兴地讲起镇宁蜂糖李从“小李子”变成百姓致富“大产业”的故事。

2018年,在乡亲们的推荐下,卢丹成为致富村党支部书记。

早在20世纪80年代,致富村就有村民种植蜂糖李,但种植规模较小,品质参差不齐。2014年,镇宁抢抓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政策机遇,尊重农户意愿,大力发展精品水果种植。“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把村里的蜂糖李产业做大做强。”卢丹说,县里专门派来了农技专家,教大家施肥、修枝、疏果,自己则带着村民认真学习种植技术,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蜂糖李品质不断提升,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致富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蜂糖李种植示范村。2020年,六马镇入选全国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由村到镇再到县,镇宁蜂糖李种植区域从六马镇延伸至良田镇、简嘎乡、沙子乡等适种乡镇,县里建立起蜂糖李产业发展中心,发布了《镇宁蜂糖李种植月历》,搞产区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卢丹介绍,当前,镇宁自治县委、县政府正在打造品牌,擦亮“镇宁蜂糖李”的金字招牌,提出“种源保护、种管提升、供应保障、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主体培育”六大板块主攻方向,全力推动蜂糖李产业高质量发展。

“阳春三月,有‘李’更精彩!”卢丹代表镇宁的父老乡亲向大家发出邀请,诚挚邀请全国各地朋友到中国蜂糖李之乡——甜蜜镇宁,上春山,话发展。

 

郑培坤代表: 带着家乡父老一起致富

“现在全村有家庭农场37个,年均产值7000余万元,带动450余户1700余名群众持续增收,农户户均存款超20万元,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入股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70万元以上。”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培坤,作为返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的先进典型,现场介绍了他自己如何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2012年春节,在外发展的郑培坤携妻儿回家探望父母,发现老家没有产业,许多人外出打工,曾经热闹的乡村显得冷清,于是萌生了要为家乡做点实事的念头。

“之后,我在本村租赁了30余亩土地,着手修建圈舍。2013年5月,建成年出栏3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当年7月,从武汉引进种猪140头,同时向县信用联社贷款50万元作为周转资金。”郑培坤毕业后,一直在湖北大冶市发展生猪养殖,拥有丰富的养猪经验。

2014年6月,第一批生猪出栏,资金回笼,也还了贷款。在郑培坤看来,自己的产业做起来了,更重要的就是带着父老乡亲们一起致富。

2016年,郑培坤在县里第一个参与到“千企帮千村”活动中。他带领乡亲们以“能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头出资400万元,通过整合7个贫困村的脱贫出列资金,再次向县信用联社申请贷款490万元,共计资金1200万元,组建了公司,通过异地置业模式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新建年出栏10000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

2022年,通过整合全镇7个村(社区)合作社项目衔接资金和吸收社会资本共1200多万元,建成年存栏500头的“繁育推”一体化养牛基地。

郑培坤看着乡亲们增收了,心里又有了新想法。

“我们非常有信心,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把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得更好,让村级党组织越来越强、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大、村民日子越来越好。”郑培坤说。

一审: 胡晨

二审: 张鸿杰

三审: 熊莺

四审: 杨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