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文化中国行 | 彝族撮泰吉:对人类演变的刻画和记录`) }}

发表时间:2024-10-11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彝族撮泰吉简介:

撮泰吉是仅存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为“变人戏”,撮泰吉的起源,彝文古籍没有确切记载。彝族撮泰吉是当地群众祭祀祖先,祈愿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重要方式,深深植根于彝族的生产、生活及文化历史中。

节庆中彝族群众表演撮泰吉。王纯亮 摄_a.jpg

节庆中彝族群众表演撮泰吉。王纯亮 摄

撮泰吉一般于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其表演形式十分独特,通常由10至17人演出,表演者用白色头帕将头缠成尖锥形,身体及四肢用布紧缠,象征身体;部分人头戴面具,分别扮作彝族老人、老妇人、苗族老人、汉族老人及小孩。面具通常长约一尺,前额突出,鼻子直长,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锅烟涂为黑色,又以石灰及粉笔在额头和脸部勾出各种线条,黑白相间,极显粗犷、神秘。表演中不戴面具者为山林老人或山神,是自然与智慧的化身。撮泰吉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戏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正月十五的扫寨即“扫火星”活动,将整个撮泰吉演出推向高潮,表演者走村串寨,扫除灾难和瘟疫,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撮泰吉具有戏剧发生学和艺术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其中有关生产、生活的表演活动对于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2006年,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申报的彝族撮泰吉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遗撮泰吉代表性传承人文道华:让子孙带着古戏走出大山

走进威宁自治县板底乡,彝族风情映入眼帘。彝族崇尚的“黑、红、黄”色彩在建筑中凸显,白色墙面上手绘着撮泰吉及当地劳作等生活场景。

彝族群众在公园里演出撮泰吉。 陈曦 摄_a.jpg

彝族群众在公园里演出撮泰吉。 陈曦 摄

板底乡是贵州彝族文化重要传承和展示区之一,彝族同胞占了该乡人口的9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代表性传承人文道华,就是土生土长的板底乡人。

“阿欧那巨惹,撮唷撮麻叟,撮唷尼啰叟,糯秃第……(彝语音译)”年近八旬的文道华时不时哼唱着,撮泰吉这出古戏的台词犹如长在血液里,翻译过来的大意是:远古的人,模样不像人,模样似野兽,长猴脸,生鼠牙,野果当饭吃,露珠当水喝,树叶当衣穿,人类如此产,人类如此生……

文道华介绍,撮泰吉为彝语音译,可理解为人类演变的戏,或者先民耕作活动的由来。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都会在板底乡演出,内容主要是反映彝民族生产生活过程,包括祭祀祖先、民族迁徙、买卖牲畜、繁衍后代,最后逐户为全寨扫除火星。

演出中,敲锣打鼓,演员戴着由漆树做的面具,穿着古朴的戏服,扮演山神老人、将军、小朋友等,“表演有庆贺丰年,祈求平安吉祥、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寓意。是远古彝族人对人类演变、进化、生活、繁衍、传承的记录。”文道华说。从12岁开始学习撮泰吉表演,到30岁正式上场,从戏中的“小朋友”角色,演到了“山神老人”。

彝族撮泰吉演出现场。 管庆巍 摄_a.jpg

彝族撮泰吉演出现场。 管庆巍 摄

“现在,我演不动了,由儿子文斌、孙子文超继承了,希望他们能够多多走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彝族的文化。”文道华告诉记者,因自己年事已高,如今他已不再承担撮泰吉的日常表演。文道华的儿子和孙子不断提高自身的演技水平,多次应邀前往贵阳观山湖国际音乐节、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乌镇戏剧节等进行演出,将这一极具地域民族特色的古戏剧呈现给更多的人。

一审: 翁玉洁

二审: 熊茜雯

三审: 熊莺

四审: 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