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名家笔下的贵州|冉冉:安顺屯堡古建筑与地戏`) }}

发表时间:2024-07-09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者按

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屯堡人的祖先就是600多年前从南京城迁往贵州的明屯军的后代。

600年沧桑巨变,南京与贵州的缘分依然在续写,600年前的江南风物在安顺屯堡被定格,黔中屯堡文化蕴含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深刻内涵,是可感可知的历史遗存,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

今天,在“名家笔下的贵州”栏目,刊发知名作家冉冉踏访屯堡之作《安顺屯堡古建筑与地戏》,以飨读者。

 

名家档案

冉冉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重庆市作协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中短篇小说集《冬天的胡琴》,诗集及长诗《暗处的梨花》《从秋天到冬天》《空隙之地》《朱雀听》等。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艾青诗歌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说起贵州安顺,在多数人印象中是美不胜收的自然旅游胜地:从冠绝天下的黄果树大瀑布到格凸河、夜郎洞、龙宫天池等喀斯特山水间的自然奇景,外加千米左右海拔区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富含负离子的清新空气,堪称旅游度假者的天堂。

在这次赴贵州采风前,我的印象也跟多数人相近,即位处黔中的安顺主打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而非人文历史。出乎意料的是,短短两天的西秀屯堡之行,竟完全颠覆了自己“想当然”的认知——

先说个人最感“震撼”的“云峰八寨”之一,安顺西北的本寨。这个始建于明初,而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落,如今已穿越了600余年历史风云。当我们循石板路走进村寨,幽深的巷道或直行或弯折,两边江南水乡式的“三合院”“四合院”,由堂屋,两侧厢房,露天采光的中庭天井组成,皆为木柱顶梁、木枋拉柱、板壁干隔的歇山式尘顶对称建筑。有名的金家与项家大院,杨家宏坤别墅等房舍的门楣柱枋、栏杆窗棂处雕镂有人物典故、花鸟禽兽、刻字等图案,构成精美的垂花门楼;天井里方石铺地,敞亮开阔,有地漏排水;木柱下垫防潮的石柱础,石门上镶嵌石雕楹联。这些相互嵌套的三合院四合院,户与户之间以石头巷子相连,高墙相隔,暗门相通,形成了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结构坚固、便于自守的功能,并具有显著的徽派建筑风格特征。集中成团的屋宇皆以石头砌墙,石板盖顶,屋留枪眼,七座耸立的碉楼基本涵盖了屯堡碉楼的不同类型,同时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头的街面石头墙,石头的瓦盖石头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这段琅琅上口的韵文,是对屯堡石头建筑奇观最为生动的描绘。

随后去旧州古镇,即昔年“安顺州”治府所在。旧州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四条主街道,设千座炮台,钟家巷、七道坎、大衙门巷等数十条街巷纵横交错,分布着万寿宫、清元宫、城隍庙、各地会馆等建筑,号称“九官八庙三庵四堂”,数量或为贵州史上之最。作为黔中水陆交会点之一,大量货物从这里转运,商贾南来北往,市井繁华,堪称当时的商业重镇。尤为让人称道的是,旧州古镇以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为目标,兼顾当地居民正常生活和旅游发展,拒绝过度商业化……这使它得以跟其他“文化古镇”区别开来。

史料记载,安顺屯堡源起于明朝洪武年间,当时三十万大军受命“调北征南”,在平定云贵“叛乱”后,又发动大量汉人移民(多为南京、凤阳籍)“调北填南”。数百年来,江淮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互融又保持相对独立,构成了特别的地域文化现象,具备历史、社会、建筑、军事、民俗、语言等多方面价值。《安平县志·民生志》记载:“屯堡者,屯军居住之地名也。”这些居黔600余年的军屯遗民,既非当地原住民,又区别于内地汉人,因建筑服饰、语言习俗的先民特征被称为“屯堡人”;其创造的“屯堡文化”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并在文旅产业加持下大大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由此可见,以江南文化为内核,融合当地文化的屯堡文化产生于“军屯移民”,屯堡建筑不过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安顺屯堡作为屯堡文化发生的场域,近乎完整地传承了六百年来从语言文化、军事谋略、宗教信仰到民俗艺术、建筑服饰等多种信息,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活化石”。

 

安顺地戏作为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屯堡人称为“跳神”——这种风格古朴粗犷,头戴木雕假面表演的传统民间戏剧,2006年即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界相关的研究考证表明,源起于明朝南征贵州军民屯居生活的安顺地戏,受中原文化及传统民间傩戏的影响,包含有祭祀、操练、娱乐等多种元素的军傩与当地民情民俗融合而成。据统计,流传至今的300多堂地戏,皆是忠君爱国南北征战的武戏: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薛丁山征西》《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等。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一个村寨一堂戏;没有专业演员,参演者都是地道的农民。只演“正史”,不涉日常世俗儿女情长;没有文戏,只演打斗武戏,地方风格异常鲜明。

顾家顺是安顺地戏传承人顾子炎的孙子,9岁就开始跟着爷爷到处演出,常扮演开场的“打小童”。他介绍说:“地戏唱腔来自古老的弋阳高腔,采用一人领唱众人应合,一锣一鼓伴奏。表演剧目上至封神演义,下至沈应龙征西,主角有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等,内涵是忠、义、仁、勇,讲述的都是保家卫国的战争故事。”

每年农历正月和七月,安顺屯堡寨子都会有地戏集中上演:伴随着热烈的唱腔、吼叫和锣鼓声,佩戴着各色木雕面具的演员穿梭往还,沉浸在对不同角色的呈现中。

面具在当地又叫脸子,是地戏表演的灵魂。它造型古朴,色彩华丽夸张,从雕刻到上色工艺流程繁复,光工具就有几十种,其制作也成为一门艺术。地戏之所以叫“跳神”,是因为表演者戴上脸子就入了戏,一举手一投足,人物的“神”就活起来了。

我加了顾家顺的微信,他的头像是一张佩戴面具的脸。“这是2016年《国家地理》杂志来安顺采访地戏,在我们村寨里拍摄的。地戏第二次登上《国家地理》杂志,第一次是当时还在世的爷爷,这件事对我来说意义很不一般。”他继续解释道,“演员头戴的木刻假面,主要功用是区分剧中不同的角色和性格。例如少将眉毛似根箭,女将眉毛似根线,武将眉毛烈如焰。除了外部特征,还需突出其精气形神。”

脸子颜色比照人物性格:红色是忠勇、黑色是刚烈、白色是奸诈阴险、蓝色是刚猛忠直等。其内涵和京剧脸谱相似度很高,比如白花脸的奸雄曹操、红脸关云长、黑脸张飞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安顺地戏多次走出国门,面具也一度成为市场青睐的工艺品,被众多爱好者购买收藏。迈入新世纪至今,面具市场的表现较为疲软,更让人忧虑的是雕刻手工艺者后继乏人。作为承载地戏内涵和木雕技艺的重要文化符号,亟需借助贵州旅游的东风,将其打造成屯堡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为文化传承开辟发展的新路径。

要传承好安顺地戏,离不开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创新。顾家顺表示要尝试拍摄一组短视频,用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展现传统戏剧。祖辈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丢,让更多的国人知道和了解屯堡文化,这大约是深藏在壮年顾家顺心中的某种使命感吧。

 

看到湖南芒果TV“全景音乐竞演综艺”节目的一段视频:“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三季中的“东海老人”,现场有观众惊呼,这个舞台炸了;在“哔哩哔哩”的视频里,弹幕炸了。

歌手、音乐人胡彦斌改编自西安裁缝铺乐队同名歌曲的《东海老人》,贡献了本届“披荆斩棘的哥哥”的最佳舞台效果。某公众号的文章评述道:《东海老人》“最显著特点,是摒弃了单纯唱跳的方式,在表演中融入了非遗文化……将《披荆斩棘》的立意直接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里的“非遗文化”,指的就是“中国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

综艺竞演现场,胡彦斌与演员、歌手林志颖、陆毅等人组成的“五人团”,头戴地戏面具,登上八仙桌搭成的四米高台,挥舞大旗,锣鼓响起,高亢的唱腔一亮,粗犷古朴,古老高远的地戏韵味顿时扑面而来,区区五人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奔腾的千军万马……

“根据军令,我们被调往北方,征服南方。五尺长的路,开在两座悬崖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加入,使得一场综艺比赛上升为传统文化与当下流行音乐(歌舞)碰撞、融合的艺术。为了编排这场表演,据说还特地邀请了黔中剧团的老师现场指导。

高台地砌、保家卫国、精神凝聚,非遗文化表现了世代传承的力量、生生不息的精神。

 

一审: 翁玉洁

二审: 熊茜雯

三审: 熊莺

四审: 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