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首届贵州蚕桑文化沙龙系列活动举行`) }}

发表时间:2024-05-16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5月12日,由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州省青年文化学会联合主办的“画一个桑树给世界”首届贵州蚕桑文化沙龙系列活动,在省蚕业研究所遵义官庄基地举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西南大学、贵州省农科院的蚕桑专家和省作家协会、省美术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省广播电视协会的文化学者,以及蚕桑企业和种植大户代表共聚一堂,展开深入研讨。

蚕桑专家与参观人员交流养蚕技术(向忆峰 摄)

本次活动以“沙龙座谈+蚕桑基地参观+文艺作品创作+蚕桑产品展示+蚕桑科普推广”的形式进行,开创了贵州蚕桑科研与文化交融的新载体,搭建了贵州蚕桑产业文化品牌塑造的新平台,并致力于通过文化建设助推贵州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进行蚕桑绘画作品创作(李江富 摄)

贵州省蚕业研究所所长罗朝斌在致辞中表示,贵州蚕桑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文化建设、文化交流的方式激活贵州蚕桑产业内生动力,推动贵州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为农业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赛道。

与会人员参观蚕桑产品(向忆峰 摄)

贵州省蚕业研究所副所长邢丹详细阐释了“画一棵桑树给世界”的主题含义与背景:因为桑树是集“坚韧、健康、生态、财富”于一身的吉祥树,能够给人类和世界带来美好期望。

邢丹介绍阐释“画一棵桑树给世界”意义(李江富 摄)

贵州省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山里拍·饱饱盒子创始人陈晓龙分享了对贵州桑蚕文化(产业)的深入观察。他提到,贵州蚕桑产业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拥抱现代科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他希望通过此次沙龙活动,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共同推动贵州蚕桑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金色的蚕茧(李江富 摄)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专家闻燕教授带来了题为“舌尖上的蚕桑”的主题分享,详细介绍了蚕桑在桑叶茶、蚕蛹食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在健康食品领域的巨大潜力。她建议,贵州蚕桑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蚕桑食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专家向小朋友科普养蚕知识(向忆峰 摄)

贵州省农科院发展规划处处长裴晓红分享了贵州与蚕桑有关的历史文化,贵州蚕桑的发展历程、技术进步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精彩故事和曲折历程,让在场的听众对贵州蚕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裴晓红分享贵州蚕桑历史文化(李江富 摄)

沙龙分享会上,贵州蚕桑企业的创业故事深深打动了与会人员。企业代表讲述了他们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对蚕桑产品进行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贵州蚕桑产业的活力和潜力,也激发了现场听众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

现场进行书法创作(向忆峰 摄)

此外,73岁高龄的蚕农刘兴和、80后的种桑养蚕致富能手黄志强以及90后的全省“最美劳动者”曹小美,也分别分享了各自的养蚕种桑故事。他们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们对蚕桑产业的热爱和执着。他们表示,将继续努力,为贵州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在吃桑叶的蚕(李江富 摄)

会后,蚕桑专家和文化学者,以及蚕桑企业和种养殖户代表们还深入基地参观,交流探讨种桑养蚕知识,参观蚕桑企业带来的桑叶茶、桑叶面、蚕丝面膜、蚕丝被、蚕蛾酒等蚕桑产品,与桑产品企业家们围绕蚕桑文化、蚕桑产品开发、桑茶制作等产业链发展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省内知名书法和美术老师还现场围绕蚕桑文化内涵进行书法、绘画作品创作,省作协的作家还全面采风,将对贵州蚕桑情况进行文学创作。同时,省蚕业所的专家们还就养蚕、采桑等科学方法和知识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少年儿童进行了科普。

备用的蚕茧(李江富 摄)

与会者们纷纷表示,本次沙龙系列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科研与文化思想碰撞和交流的盛会。不仅是展示贵州蚕桑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也对提升贵州蚕桑文化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将会为贵州蚕桑产业和蚕桑文化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审: 翁玉洁

二审: 熊茜雯

三审: 熊莺

四审: 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