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多彩文评|《王阳明》是传统文化与歌剧的奇妙相遇`) }}

发表时间:2024-05-15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水光潋滟,船只划过,山峦层层叠叠,王阳明的求“心”之路就此展开......5月10日至12日,贵州原创歌剧《王阳明》在北京中央歌剧院连续上演3场,座无虚席。明代大儒王阳明与歌剧发生的这场奇妙相遇,让观众沉浸在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形式的结合中。

歌剧中的中式审美元素。 赵相康 摄

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的碰撞。歌剧起源于西方国家的舞台剧表演,是一种音乐、诗歌、舞蹈等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歌剧《王阳明》的创作运用了西方经典歌剧的表达范式,在剧诗创作上,创作者谯达摩借鉴了莎士比亚创作手法,让表达更贴近歌剧形式;唱词则是围绕王阳明诗句展开,自带中式诗韵;在作曲上,创作者柳进军还大胆运用了贵州民族音乐《好花红》和国家级非遗项目《撮泰吉》,让观众既欣赏了歌剧之美,又体验到民族文化的多彩,二者碰撞出的新奇体验让人耳目一新。

国家级非遗项目《撮泰吉》展示。王纯亮 摄

这是用世界语言讲好贵州故事的创新表达。歌剧《王阳明》的舞台设计极具东方哲学思辨意味,行船、残山的运用,中国绘画语言计白当黑的表现手法,将东方美学尽情发挥。该剧以西方极简设计风格构建的时空展开叙事,在东方意境中描写“心”的成长,叙事交代清晰,写意深入人心。这场中西方舞台设计语言的大胆尝试,别具一格。

充满戏剧性的舞台设计。王纯亮 摄

这更是贵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用心之作。阳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包含的“致良知”“万物一体”“知行合一”等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等“四大文化工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创作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歌剧《王阳明》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历时5年创作,该剧汇聚了国内歌剧创作的一众大咖,其精彩演绎堪称贵州与中央歌剧院共同打造的创新之作、诚意之作。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转化,揭示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内涵,要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深挖文化价值,不断推陈出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新花结硕果,展现新时代风采。

一审: 翁玉洁

二审: 李远莉

三审: 熊莺

四审: 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