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文化中国行 | 深耕文化资源 注重时代表达 —— 擦亮贵州阳明心学诞生地文化名片`) }}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5月5日晚,贵州原创大型历史话剧《此心光明》站上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舞台,这部由贵州省话剧团精心创排演出的话剧,再现了一代大儒修学悟道、几经生死,最终创立“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传世心学的人生历程,精彩故事的生动讲述,创新形式的艺术表达,让该剧在广西南宁大受欢迎。
阳明文化是贵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00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期间“龙场悟道”成为中国儒学一大高峰“心学”的起点;创立龙冈书院,开贵州书院讲学之风;传道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王阳明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巨儒,阳明心学由此昌明、影响世界。王阳明一生留下的700多首诗,有100多首作于贵州;有3篇文章入选《古文观止》,其中2篇作于贵州,贵州因此被称为“王学圣地”,阳明心学由此昌明、影响世界。
近年来,我省深入挖掘传承发展阳明文化,擦亮贵州阳明心学诞生地文化名片,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文艺作品在全国舞台亮相,一项项研究成果将贵州托举成阳明心学研究重镇,贵州深入推进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打造阳明文化高地成效显著,吸引了众多游客走进贵州寻访。
舞台表达直抵人心
观众叫好是影响力最直接的体现。4月中旬,入选2024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贵州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拉开巡演大幕,获得观众阵阵掌声;在中国文联举行的剧目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及媒体评价说,这部精品力作展现了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
《阳明悟道》由贵州京剧院创作,于2022年6月在贵阳首演,该剧将哲学故事用京剧形式演绎,充分展现了独具贵州地域特色的诗意之美,历经多年打磨,演出所到之处一片赞誉。
4月26日晚,该剧主演冯冠博凭借在该剧中的出色表演,获得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去年还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表演奖。4月14日、15日,《阳明悟道》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巡演序幕,目前该剧已完成北京、郑州、天津、武汉等地巡演。
在广西上演的话剧《此心光明》于2017年首演,7年来,该剧受邀到北京、上海、 重庆、陕西、浙江、广东、云南、宁夏等地,为全国近10万观众送上近200场精彩演出。
贵州人民出版社蒲公英童书馆联合有关机构共同打造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大道阳明”IP宇宙,目前已出版了青少年奇幻冒险小说《下天风》,同名音乐剧《下天风》已于1月在上海预演,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热烈。目前,该剧正在打磨提升中,即将开启全国巡演。
舞剧《王阳明》于2023年2月立项后入选贵州省重点创作项目,该剧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后于今年3月创排,计划8月在贵阳首演,随后在成都、南宁、重庆、昆明四个城市举行8场巡演。
5月10日至12日,歌剧《王阳明》将在中央歌剧院首演。贵州还与浙江合作筹拍电视剧《阳明传》。
…………
从京剧、话剧、舞剧到纪录片再到电视剧,当下,阳明文化已成为贵州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文艺精品迭出。阳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随之快速提升,多彩贵州文化也随着王阳明的故事传播得更远。
阳明文化研究重镇
4月21日,在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办的27°黔地标读书分享会上,深圳大学国学院、哲学系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景海峰表示,贵州举全力打造阳明文化品牌,已成为阳明学研究重镇。
作为王阳明参学悟道地,贵州对阳明文化的研究始终保持热度。2023年,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等“四大文化工程”,并将阳明文化作为贵州人文精神的宝贵财富,深入开展挖掘整理、研究转化和传播推广。
去年8月,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研讨会在贵阳举行。会上,贵州聘请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等国内阳明文化研究领域一流学者担任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学术指导委员会成员,为工程实施提供强大支持。
与此同时,贵州积极邀请数批全国知名、权威专家来黔,围绕“阳明文化在当代的转化运用”“阳明心学与企业家精神”等深入考察、研讨,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编制“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研究部分选题规划及近期研究重点课题指南,突出重点课题攻关,更加聚焦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研究,推动孔学堂与岳麓书院等共同开展阳明文化研究。
据统计,截至目前,贵州开展的阳明文化国家课题研究有17项,省级课题46项。
贵州省“十四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孔学堂书局出版的《阳明文库》,是集学术上的权威性和规模上的唯一性于一体的出版工程。该出版工程组建了由安乐哲、杜维明、郭齐勇等著名文化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坚持贵州实际、全国站位、全球视野,多角度、深层次挖掘阳明文化资源,高水准、全方位汇聚和推出海内外阳明学研究精品力作,包括阳明研究书系、阳明古籍书系、黔中王学书系3个书系,计划在 2025年前出版图书100种。
目前,《阳明文库》工程已出版图书28种31册,发行14073册,其中《地缘、血缘与学缘的交织:中国人文和自然境域中的王阳明及阳明学派》《邹子愿学集》两种图书被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10种图书正在加印发行,馆配1000余套。
创新开展传播推广
作为多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围绕阳明文化在文旅融合上集中发力。根据王阳明在贵州期间的行动轨迹,贵州以“阳明·问道十二境”为主题整理推出兴隆书壁、平越思隐、龙场悟道等12个文化符号及经典游学路线,成为广大受众在真山真水间感受王阳明悟道传道的心路历程的清晰指引。
为了加大对“阳明·问道十二境”的宣传推广,去年,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以“可感可知的阳明文化”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来黔体验、拍摄、创作,全网传播量超3亿次。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首席运营官、总编辑范烨表示,将深入参与贵州文化系统传播工程,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对阳明文化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广泛的内容传播。
2月底,由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日报报刊社文旅新闻部主办的“阳明·问道十二境”长图暨书画作品展在收官。该展融合了拓片藏品、名家书画、雕塑、漫画、手绘长图、多媒体、互动装置、景观搭建等展陈方式,以大众看得懂、听得进、愿意看的形式,生动展现王阳明在贵州游历和悟道的所思所想所悟,在为期100天的展览中,吸引了10多万观众走进贵州博物馆观看。
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久评价说,展览用年轻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为阳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运用传播探索了更多的方式。
3月,由贵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我的1508·问道十二境》播出后引发收视热度,该片串联起一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事件,在古今人物富有思想深度的时空对话中,讲述王阳明在贵州的故事,展现“阳明·问道十二境”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播放量超1.6亿次。
在此之前,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特约主讲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新书《心学的诞生》在贵州发布,该书深刻描摹了王阳明在贵州的悟道历程,让读者跟随作家笔墨,追寻王阳明的行迹,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贵州,体会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截至目前,该书销售超3.5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