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反映新时代贵州山村巨变 | 《黔村行记》新书发布暨研讨会侧记`) }}

发表时间:2024-03-28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3月中旬,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黔村行记》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众多文学大咖云集,展现出对贵州文学创作的极大关注。

《黔村行记》由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收录了《黔村行记》《天堑变通途》《风景这边独好》《高原醒了》4个篇章,作者用深入生活、一步一个脚印扎根到人民当中,描绘出一幅真切生动、感人肺腑的贵州乡村振兴文学图谱,反映新时代贵州山村巨变。

欧阳黔森一路行走,一路调研。1年多的时间走了9个市州、36 个县、156 个村庄,行程 3万多公里。汽车开到哪就到哪扎下来,随机地选取调研对象,随机性地取样本,看似随意、率性的采写形式,选材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获得专家赞赏。

“欧阳黔森的创作扎根生活,真实记录下老百姓生活一点一滴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展现山村面貌,在创作中注入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情,让作品具有温度。”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原主任、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原副主任胡平在研讨会上说。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表示:“《黔村行记》是非常接地气的采写,塑造了很多新农人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乡村振兴下,农村面貌的焕然一新,是有说服力的。”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说,在反复采访和调研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变化的数据,感受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中摸索出规律,进而引发认知,这是文学创作可贵之处。

《文学评论》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艳,特别评价了该书《天堑变通途》部分,在她看来,作家实地的行迹为读者展现了贵州的花江大峡谷、贵州何以被称为“世界桥梁博物馆”。“这里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逢山打洞、遇水建桥,让天堑变通途的雄伟画卷照进现实。是对贵州道路桥梁建设成果的一个生动展示。”

《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程绍武接过话题谈到:“贵州的桥梁也是贵州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就,现在贵州已经建成了近3万座桥。桥不仅给贵州人民交通带来了便利,同时桥梁研学旅游也为当地带来了财富。”

一个好的作家一定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专家纷纷表示,该书分享了贵州山村的真实现场,见人见事、见村见寨,笔记式的记录,踏实、真实、现实。

“在历史的氛围营造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环境上力求真实,具有历史感、生活感和纪实性。”《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委员刘琼评价,“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作家的诗意,这个诗意不仅在文字,还在于对生活的认知、表达和理解,以及作家的理念、信心、理想。让我们能够对这片美丽的山水,对这里可爱的人,对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变化,进行审美性的阅读。”

在《风景这边独好》篇,脚尧村的人们在党员和村干部的带领下,在并不肥沃的土地和云雾缭绕的高山上,种出了高品质的茶叶……

在《高原醒了》中,花茂村应用鱼、鸭、稻“三物共生”的水田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了山地特色农业。位于乌江天堑的刀靶村,一栋栋崭新的高楼拔地而起……

“散文化的语言,有温度的视角,特别是小说化细节的融入,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常浓厚的文学色彩,带来了文本叙事上的松弛感,像是在和读者平等、轻松地交流。”《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表示,在作品中还看到了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

“以村为点,以点带面,从村深入,呈现村庄的历史、经济、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反映了老百姓更深层次追求。由乡村看贵州的变化,看中国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主编白烨说道。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王国平,分享了自己读该书的感受,他说:“感受颇多,其中之一是贯通,贯通什么?微观就是个体,我在想,在看,在思考,这种微观的看最终抵达了中观,就是对于贵州山水的热爱。贵州之变,就是宏观,是国家的变化以及时代的变化,所以是从微观、中观、宏观的抵达,不是个人的情感出发。我觉得这个作品在写作方面实现了一个微观、中观与宏观的贯通。”

一审: 胡晨

二审: 李远莉

三审: 熊莺

四审: 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