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贵州侗歌队上天津卫视`) }}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起当干赛久,呵嗬嗬,咦——咦——咦——咦久啊昂克呃嘿嘿,呃啊呃,啊呃。昂克,昂克,呃呀呃嘿呃……(汉语意为:千层新字亮万方,门宽龙腾百业旺。良辰吉日时时好,生态宜居处处和)。”3月7日21:20,天津卫视《跨时代战书》栏目飘荡着来自贵州侗乡的歌声。
吴顺存(左一)和侗歌队的队员亮相天津卫视。
侗歌歌师吴顺存携天籁侗歌队的成员石开美、梁桂姣,用天籁般的原生态嗓音演绎侗歌《人和天地新》,表达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虽然只有3个人演唱,但无伴奏、多声部、无指挥的侗族大歌特质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录制现场和荧屏前的观众沉醉于侗歌的纯粹、炽热。
吴顺存(中)和侗歌队的队员在天津卫视大楼前留影。
吴顺存是贵州天籁侗歌队的发起人,石开美、梁桂姣眼下分别就读于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财经大学,两位侗族姑娘从小就唱侗族大歌,上大学后石开美加入学校的原生态歌队,梁桂姣则在学校学习声乐表演,机缘巧合下两人结识了天籁侗歌队的队长吴顺存,并加入了天籁侗歌队。在天籁侗歌队,有着一群像石开美、梁桂姣这样的侗歌传承者,她们大多从小生活在侗乡,对侗歌耳濡目染并投“声”其中。
天津卫视《跨时代战书》栏目采访天籁侗歌队队员。
以1986年在法国亮相为标志,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对外传播进入新阶段。1986年9月29日至10月12日,应法国第15届秋季艺术节组委会邀请,由中国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9位姑娘组成的黔东南侗族大歌合唱团,参加了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的演出。这是侗族大歌第一次登上世界的舞台,一经亮相,技惊四座,欧洲媒体称侗族大歌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出于对侗族文化的热爱,自身就是侗歌歌师的吴顺存于2015年7月在贵阳组建了天籁侗歌队,近10年来带着演出队伍四处演出。在中国(贵州)国际酒博会、中国-东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研讨会、中国-东盟茶文化论坛、上海市香格里拉大酒店、贵阳侗年文艺晚会等平台,留下的美妙侗歌声让人难忘。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音乐频道《民歌中国》、天津卫视《跨时代战书》等电视媒体里侗歌的精彩表现,让更多的人们从领略到了侗歌的风采。吴顺存说,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把天籁侗歌队带到人们面前,通过演唱侗歌展现贵州民族音乐文化的神奇魅力。
吴顺存(左一)和天籁侗歌队。
天籁侗歌队主要由未毕业的侗族大学生和民间优秀歌师组成。吴顺存创办天籁侗歌队的初衷,是为了在贵阳地区组织侗歌爱好者学唱侗歌,了解更多的侗族音乐文化,同时举办侗歌演出活动,“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侗族大歌,为侗族文化传承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实事”。考虑到实际情况,吴顺存把未毕业的大学生纳入歌队培养计划。在贵州大学,非侗族的大学生踊跃参加天籁侗歌队,跟吴顺存学唱侗歌,并经常组织排练,在网上发布天籁侗歌队学唱侗歌的图片和视频。一些未毕业的侗族大学生和民间优秀侗族歌师闻讯后,加入到天籁侗歌队的活动中来。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凯里学院、凯里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都分布着天籁侗歌队的成员,作为骨干队员,吴花周、吴金梦、吴国涵、吴玉珠、吴丽莹、吴焕青、杨登等学子活跃在各种舞台上展现侗歌。
天籁侗歌队在演出。
吴顺存把歌队管理和运作当成了生活日常。他教队员学唱侗歌,传授侗族世代相传的气息控制、发声技巧和演唱方法,和队员们一起同台演出;搜集、整理民间侗歌500多首,研究侗歌歌词的规律,创作侗歌100多首;在线上定期举办侗歌培训班、教唱侗歌,线下开展天籁侗歌队周末聚活动,拜访民间优秀侗族歌师,行走侗乡调研采风,逢年过节慰问民间歌师,帮助侗族工匠销售乐器,帮助侗寨推销特色产品,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天籁侗歌队经常开展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夯实了歌队的专业基础,普及、推广了侗歌音乐文化,提高了歌队的社会影响力。至今,天籁侗歌队已举办和参加300多场侗族大歌演出活动。由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主编的《侗族大歌志》,天籁侗歌队名列优秀侗歌队阵容。
“这次在天津卫视《跨时代战书》开唱,受到了传媒界、音乐界和广大观众的关注,算是龙年里侗歌传播的序幕吧!我的心愿是,活态传承侗族音乐文化,展现侗族风情风俗,把贵州的多彩民族文化推向更多、更大、更高的舞台。”吴顺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