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黔诗2024新年诗会”在贵阳举行`) }}

发表时间:2024-02-06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立春前夕,由贵州壹首诗文化传播机构主办的 “黔诗2024新年诗会”举行,来自深圳、长沙、贺州、贵阳、毕节、遵义等地的40多名诗人汇聚贵阳观山湖,表达诗歌观点,纵论诗歌创作,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氛围。

新年诗会的主题是“诗人的消息”,不仅寄寓着在新的一年里,诗人们呼吁诗性的生活、诗意的栖居,也代表着要把美妙诗意传递给更多的人。诗人的消息,是暖意四溢的春天信息,是扑面而来的文艺春风。

新年诗会上,诗人们围绕“视听境遇下的诗歌传播”这一主旨展开交流。据了解,当今各种短视频平台不断颠覆传统传播方式,甚至还替代了部分门户网站,各类“名家为你读诗”、中秋诗会、视频版《唐诗三百首》等线上活动异常火爆,视频音频已成为新时期重要的传播载体。把视听传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面对,是诗歌艺术在发展中的一个契机。

诗人们认为,诗歌短而精的特征,与短视频的凝练化、个性化、情感化不谋而合,在视听技术的加持下,诗歌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诗评家陈晓军表示,视听时代给诗歌写作带来了一些新的可能性和挑战性。传统的诗歌写作依赖于笔、纸等书写工具,而在视听时代,则可以利用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出更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诗歌作品。他同时提醒诗人,即便在此情况下也要保持对诗歌本质的尊重和理解。

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诗人张野认为,诗歌与视听语境似乎特别契合,但其中也有一些错位感,因为诗歌的审美追求很快会从单一的视听效应走向立体的综合效应。“先是视觉美感的融入,很快又融入了情感、意识这些抽象的、更重视内在体验的因素。”诗人杜春翔表示,现代的诗与歌不像唐宋时期那样统一,可以读,也可以唱,因此诗与歌的传播便出现了分野。

一些诗人谈到,好的歌词谱上好的曲子,传播度更大一些,如台湾诗人席慕蓉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实现了新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还有一些诗人认为,视听新媒体背景下,碎片化和多元化导致权威消解,但这给人们认识诗歌、接触诗歌甚至创作诗歌,提供了许多可能,诗歌不能高高在上,要走进大众才有真正价值。

一审: 胡晨

二审: 倪淑琴

三审: 熊莺

四审: 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