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图云观|苗族剪纸 藏在非遗中的非遗`) }}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者按
图云关,位于贵阳市南部,是周渔璜笔下的“奇石千丈云际立,雄关四扇日中开”之雄关,旧时即为黔南首关。现在属于鹿冲关森林公园,在公园北大门,留有多处摩崖石刻,记录图云关曾经的风云。
始建于公元1201年(宋宁宗嘉泰元年)的图云关,最初是古代贵阳东出湘桂的咽喉。图云关不仅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古关隘,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摩崖石刻、关帝庙、纪思亭和可憩亭等。
1939年,因着图云关东接中原,南接滇缅,西距当时的抗战中心重庆仅400多公里,地处关隘要津,加之此处树木葱茏,是绝佳的天然掩体,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迁驻于此。在血与火淬炼的6年半时间中,图云关汇聚五湖四海抗日救亡的志士,成为全国最大的战时医疗救护中心和军医培训基地,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站立图云关最高点“日出峰”,可饱览云海荡漾,群峰浪涌的美景,可俯瞰贵阳城,可欣赏清流掩映的参差楼群。从古至今,图云关都是贵州的一个地标。
有“关”字,且也是贵州地标的还有一处:娄山关。贵州日报的“27°黔地标”文化周刊老牌副刊就叫“娄山关”,是以文艺作品为主的报纸副刊。如今,媒体融合走向纵深,传播形式更为多样,以屏为载体,图片更为悦读,文化周刊在天眼新闻文化频道上推出“图云观”栏目,既取意图云关为贵州地标,又将“关”改为“观”,契合以图片故事、图片叙事为主的新媒体栏目。
艺术一族多分支,文影二流常交错。有时,静默的瞬间比嘈杂的声音更令人触动。
藏在17.6万平方千米里的黔地文化密码,期待更多挖掘和解锁。一图胜千言,在这个信息量爆棚、注意力短缺的数字时代,“图云观”运用专题摄影来讲故事,通过图片展现的细节娓娓道来,“定格”贵州文化的瞬间,直观、生动、系统地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情感。
—— 黄蔚
苗族没有文字。
很多人对苗族文化的了解通常都是从绚烂的苗绣开始的,那些苗绣符号、纹样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秘密。
苗绣有平绣、锁绣等12种技法,其中,“破线绣”格外精巧、细致,被学者们称为“放大镜下的艺术”。
一件运用“破线绣”技法缝制的衣服,需要长达3年以上。
更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破线绣”本身是非遗,一件破线绣苗衣内还藏着另一个国家级非遗——苗族剪纸。
苗族破线绣以彩线照着剪纸画边缘的布纹平铺细织,剪纸画不仅可以防止图案走样,还可以在丝线细织后形成特有的浮雕感。
苗族女性从小就要学会绣花,一般都能自画自剪,有些画得不太好或不会剪的人,就向别人讨要,能成为“剪纸师”的苗族妇女少之又少。
黔东南州剑河县的姜文英,更是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苗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姜文英展示了自己家的宝贝——外婆的嫁衣。
一件好的破线绣嫁衣可以传承数百年,色彩依然艳丽。
苗族剪纸俗称“花纸”“剪花”,也称“绣花纸”,其主要用途是作为苗族服饰刺绣纹样稿,一般是先把图案在表层纸上画好。
一般剪纸师会多层纸叠合,一次剪多张,用白皮纸捻成长约2厘米的纸钉,将纸张固定,一幅图案视大小固定数个点,保证剪刻中不移位,完成后撕揭时要几张揭几张。
传承过程中,剪纸几乎没有样品,苗族剪纸师从长辈所讲的故事中获得灵感,根据故事创作。
于是,苗族同胞对于剪纸档次的高低评价,不仅仅在于技巧和美感,还在于里面的故事布局和文化含量。
旧时,苗族剪纸只用当地生产的白皮纸和黄草纸,有些地区使用苗族家庭自制的丝绵纸。
20世纪60年代后,机制纸输入苗区,因为价格优势被普遍采用。
由于苗族服饰用色大胆,特别是红色系大量用于主题花纹,所以用玫红色的机制纸,最不容易“穿帮”。
剪纸不但要好看,还得考虑绣娘能不能根据剪纸底样绣出来、绣出来的成品效果如何。
剪好的纸被固定在布面上,然后再进行刺绣,一件衣服通常需要上百张大大小小的剪纸。
古老苗族纹样中的“人” 一般四肢五官比例结构不尽合常理 ,只是个人形符号 ,是精神意识的表达 ,在其“态”不在于“形”。
甚至有半人半兽、半人半神、人与植物合体等奇妙的超现实主义纹样。
组合好的苗族剪纸构图饱满,画面内容丰富,纹样多为动物、花卉和人物,其中不乏苗族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苗族剪纸师,就像是苗衣上故事的编剧和导演。
过去,苗族剪纸是为苗绣打底,被艳丽的苗衣藏在夹层里,现在,苗族剪纸走向了文创之路,以各种形式走到了更多人的眼前。
从神话传说,到历史人物,还有对大自然的认知,苗族通过图案记录她们民族的记忆,剪纸和刺绣等纹样也因此有了语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