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推动民族文化高质量发展 | 省音协芦笙研究会在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南猛村挂牌成立创作采风基地`) }}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1月6日,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芦笙研究会组织芦笙艺术家,到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调研采风,并举行创作采风基地授牌仪式。
座谈会上,省音协芦笙研究会会长韦祖雄以“守正与创新”为主题作交流发言。他认为,芦笙舞乐既要保留传统韵味,也要在发展中注入鲜活创新元素,使芦笙舞乐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趣。他希望通过数字化保护手段,对南猛芦笙乐、舞、词曲进行整理并收集成册,做好南猛芦笙人才的培养及南猛芦笙文化的传播。他建议在2024年雷山县南猛村的鼓藏节期间,可举办原创芦笙音乐作品大赛,扩大芦笙文化的影响力。会后,省音协芦笙研究会考察了南猛村芦笙文化阵地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对下一步的芦笙乐舞创作进行谋划。
据了解,南猛村的芦笙乐舞文化源远流长,芦笙舞人才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广受关注。如1957 年南猛芦笙队的杨炳芳、杨炳福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赴莫斯科出席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1982年南猛女子芦笙队的杨胜兰、杨胜春、王正春、余珍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1983年南猛芦笙队赴京参加全国乌兰牧骑式演出队汇演,《女子芦笙舞》被评为优秀节目; 2009年《南猛芦笙舞》节目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获“铜鼓奖”,次年该节目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五届“群星奖”作品大赛中获最佳作品奖;2010年《搓敢嬉对》节目参加第七届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获金奖;2011年《南猛芦笙舞》节目参加中央电视台舞蹈大赛获十佳作品奖等,成果丰硕。
近年来,南猛村成为黔东南州“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目前,该村把传统民居、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推动白茶种植,鼓励村民开设民宿,激活芦笙制作、蜡染、刺绣、酿酒等传统手工技艺,拓宽了收入渠道。
“我们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形成了由产业发展支撑、民族文化补充、旅游发展带动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格局。”南猛村支部书记余洪先兴奋地说,现在的南猛村,已成为一个既有乡村韵味,又具现代气息的宜居宜游之地。省音协芦笙研究会把南猛村定为创作基地,必将推动南猛村的芦笙乐舞文化迈向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