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白发戴花再登台 | 贵州评剧老艺术家走进清华大学公益演出`) }}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音乐响起的一瞬间,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腿激动得止不住地颤抖,眼泪夺眶而出,还能再次登上舞台,真好!”12月20日,当记者在贵阳见到从清华大学演出回来后的袁淑芳、盛家英两位贵州评剧老艺术家时,说起此次登台,两人激动的情绪依旧难掩。
公益演唱会现场。
此次应邀参加“2023年全国评剧老艺术家公益演唱会 ”是贵州戏剧发展的一种延续。
“今年9月我们出版了一本关于贵阳戏剧的书籍《贵阳戏剧史话》,当中就有介绍贵州评剧历史的内容,北京爱好评剧的年轻人看到后就辗转联系,邀请我们一定要参加此次公益演唱会。”贵州省演出娱乐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莫洪军说,没想到在过去那么多年后贵州评剧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评剧是全国第二大剧种,又称蹦蹦戏,发源于河北唐山。评剧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腔委婉优美,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1946 年进入贵阳,1956 年贵阳市评剧团成立,相继演出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柳树井》《王贵与李香香》《志愿军的未婚妻》《王若飞》等现代戏,以及《刘巧儿》《逼上梁山》《白蛇传》《秦香莲》《花为媒》《打金枝》等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60年代自创剧目《平凡的岗位》《年青的一代》很具影响,演出均超百场。1997年,贵阳市评剧团撤销并入贵阳市艺术中心。
距离上次登台已经整整26年,这一场演出,两位老人都等得太久了。
“不能因为长期离开舞台、年纪大而放弃,我们还是要去。”看着书中收录自己演出时的黑白照片,80岁的袁淑芳听到演出消息后找到了79岁的盛家英,随即开始筹备。
盛家英演唱《 杜十娘 》片段。
“前后不到10天,从默台词开始,唱一句老伴就帮我拿笔记一句,拉一句我们合一句。”袁淑芳说她和盛家英两人当天就开始了准备。为了演出效果12月11日两人又飞往天津,在天津评剧院进行了三天的走台排练合成以后,16日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正式演出。
锣鼓响起,贵州两位老艺术家上台演唱,袁淑芳为北京观众带去了脍炙人口的折子戏《花为媒》片段,盛家英演唱了《 杜十娘 》片段。可容纳1800人的新清华学堂座无虚席。
袁淑芳为北京观众带去了脍炙人口的折子戏《花为媒》片段。
观众报以阵阵掌声,同行称赞“评剧对于贵州来说是远离故土的戏种,属于北方,在南方能有这样的水平,演唱纯正,大气,可谓宝刀不老,艺术长青。”
本次公益演唱会,来自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西、贵州等地的20多位老艺术家共同登台献艺,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同样的剧种、不同的演绎风格,相同的是敬畏舞台、兼容并包。
老艺术家们在后台交流。
“学无止境,这把年纪了还能再跟同行切磋、‘打擂台’,演艺生涯圆满了。”盛家英感慨。
袁淑芳说:“3分钟的演唱,凝结了我70年的功力,唱出了我对评剧70年的热爱,今后要还有登台的机会,我还会为贵州评剧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