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我爱“遵义红”│黄先荣:遵义最美最浓是红色`) }}
来源:遵义发布
红色是人们眼中最耀眼的颜色
也是遵义的底色
多年来
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长黄先荣
深耕红色文化
在他眼中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留下的
不仅是一段珍贵的历史
更是一种激励人心的精神力量
在遵义,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段英雄史实、每一个薪火相传的感人故事,都连接着遵义的过去和未来,诠释和传承着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展现出“无红不遵义”,回答了“遵义为什么这样红”。
黄先荣不仅是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长,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写作学会副会长、贵州省首席红色旅游专家,他以传播长征文化见长,善讲红色故事。
记者在遵义市长征学学会见到了他,虽然已是77岁,但精神抖擞,谈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更是充满了活力与激情。
黄先荣说,自己深耕红色文化,一心追“红”,是有原因的。“我出生在茅台镇,从小就听着老一辈讲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之后,在不同的工作单位,也不断接触红色文化。”他回忆道,这些都促使他深入研究长征文化。
从2003年开始,黄先荣便把研究长征文化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直持续至今。
研究历史及其内涵并不简单,他经常到书店、图书馆寻找与红军长征相关的书籍,还不断向遵义会议纪念馆的专家学习。
2007年,黄先荣退休,之后分6次把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节点走了一遍,比如泸定桥、金沙江、雪山、草地等,对他在红色文化学习和研究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全程都仔细看、听、记,让我有所突破,能够更生动地向游客宣讲,对研讨会发言有了更多见解。”黄先荣告诉记者。
《无红不遵义》《“红军与遵义”故事集》《长征遵义》《中国革命在这里大转折》《黄先荣:怎样讲遵义故事》《人民军队从这里走向胜利》……目前,黄先荣共计撰写了52本书,有1000多万字。其中,有26本是关于红色文化的。他的书中有历史,也有遵义人民对红军的浓厚情谊,以及对遵义会议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告慰。”黄先荣说,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这方山水更加具有灵性。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里,被遵义人称为“红军菩萨”的红军卫生员铜像前,前往祭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把红绸系在铜像上以示缅怀,这是遵义人民对红军的感情流露。
2017年,遵义农民夫妇罗建华、丁啟梅自费骑马重走长征路,圆了他们人生中的梦想。今年,他们又带上女儿、侄孙女再一次重走长征路。
“还有很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比如青年学生不断学习历史,周末到遵义会议纪念馆为游客讲解等。我相信以这些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能把遵义建设得更好。”黄先荣这样说道。
遵义市长征学学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不断深挖红色文化,其发展历程也是赓续红色血脉的行动过程。
“我们学会现在有三代人,第一代是以曾祥铣老师为代表的老一辈,年纪已有80多岁;第二代年龄目前在60多岁;第三代就是大量的中青年人,他们在20岁到50岁之间,其中不乏教授、作家等等。”黄先荣将学会的发展娓娓道来。
遵义市长征学学会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家对红色文化充满了热爱。红色文化的传承要与时俱进,他们也在不断改变,用更加生动、丰富的时代语言去讲述红色历史,推广红色文化。
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也有自己的方式。学会历时3年多,在10多人的参与下,《长征学概论》初稿编撰完成,目前正在等待专家评审。
“大家合力编撰该书籍,是希望把长征学作为一门学科,从理论的角度让长征学立起来,吸引更多的人学习、研究。”黄先荣告诉记者,学会还将与江西省、河南省的红色文化研究会携手,围绕遵义会议联合开展研讨会。
“10月28日至31日,我们组织了20人到赤水开展长征和红色文化的专题采访,将尽快编写《长征行·红色赤水》,并把‘长征行’作为学会品牌一直做下去。”黄先荣说,想要尽学会的一份力量,把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传承好、发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