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八)`) }}

发表时间:2024-04-03

来源:贵州日报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因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十分必要且重要。本报约请专家学者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撰写系列理论文章,今日推出第八期。

 

 

多措并举挖掘万山朱砂文化内涵

万山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东部,朱砂开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万山曾累计生产汞(含朱砂)3万多吨,上缴利税15.6亿元,被称为“爱国汞”。如今,万山深耕爱国主义精神文化沃土,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成为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挖掘历史文化记忆,提升朱砂文化影响力。历史记忆传承是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通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文化基础。万山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挖掘朱砂系列文化的历史记忆,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载体,提升朱砂文化影响力。一是依托朱砂汞矿工业遗址载体,对原汞矿废旧开采区、生活区、相关文物进行修缮性改造与开发利用,打造集游乐设施为一体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突出山地工业文明主题,成为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一张靓丽名片。二是利用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建设,陈列、展示万山汞矿采冶历史及产品、汞矿开采步骤与机械设备、矿业发展中的功臣、汞矿关闭后的转型发展道路,为讲好“爱国汞”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提供重要的文化空间。三是依托文艺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商会等人才团队,加大对朱砂文化、汞矿工业文明的挖掘与研究,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传播万山现代化转型发展声音。

自强奋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万山确立了“两个转型”的发展思路。其一,城市异地转型。即把谢桥街道规划成万山城市异地转型的主要承接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城市空间。其二,产业原地转型。具体围绕三大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一是促使农业绿色现代化转型。秉承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理念,建成九丰农业博览园,培育形成万山香柚、敖寨食用菌、谢桥竹荪等具有特色产业,有效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打造乡村产业新格局。二是推动工业绿色升级转型。以统一的标准建成朱砂工艺品产业园,重点加强产品研发设计,建设先进的朱砂生产线,走一条由“资源依赖”到“文化升级”的产业转型之路,推动朱砂产业再焕新生,2023年实现朱砂工艺产值8.5亿元。三是全面提升全域绿色旅游业的转型。充分用活历史悠久的矿业文明,积极打造朱砂古镇旅游景区,并且在周边发展与朱砂古镇相匹配的其他产业,有效形成了多层次生态旅游景观,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与景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核心区”等称号。

以文铸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万山汞矿工业发展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是依托万山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注重“爱国汞”的价值传播。二是注重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一代的传播。积极推进“研学+旅游+教育”融合发展,突出体验性和观赏性,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成青少年对外文化交流基地。仅2023年就开展了20多次研学活动,接待参与研学活动人数10000人次。同时,实施“五旗五徽五认同”“石榴籽一家亲”等实践活动,开展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达到以文化人、以文铸魂实效。

讲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共谋共同繁荣发展实践工作。从万山地区的历史与民族交往来看,朱砂文化可以说一直嵌入在各民族身份的持续建构中,形成较为稳定的民族团结模式。一是讲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从可查询资料看,万山朱砂开采史可追溯至夏商时期,从先秦以来就具有了重要的象征性意义。此外,由于朱砂在生活中所具有的药用等价值,吸引了各方人士前来取丹,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早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解放初年至汞矿业辉煌发展的年代,万山汇聚了全国30多个省区市的工作人员,这些都是各民族交往互动的生动体现。二是做好新时代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共谋共同繁荣发展实践工作。至今,万山区有汉、侗、苗、土家等36个民族,各民族以民族节日为载体共同举办了诸如“鏊锣闹新春”文体活动、“民族团结+丹都杯”职工篮球联谊赛、鏊锣文化艺术节等多个大中型文娱活动,积极打造“云上鏊锣”宣传品牌,在丹都街道易地搬迁安置点旺家社区打造“红色旺家同心圆梦”民族工作品牌,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社会氛围。

(作者分别为:贵州省民族研究院、铜仁学院 周真刚 龙金菊 谭敏。本文系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4年度重大课题〔24ZLJD01〕〔24ZLJD06〕、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贵州省民族研究院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聚力“村BA”“村超” 推进乡村振兴

从“村BA”到“村超”,黔东南州体育文化活动搭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已然是贵州乡村文化振兴一张响亮的名片。以民间大众体育与民族特色文化融合为创新形式,充分盘活了民族地区的乡村文化资源。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以及乡村文化创造方面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挖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文化振兴之格局。

政策支持,完善服务保障。政府部门为民间体育文化运动提供兜底保障,持续推进各类政策,助力各类基础设施的完善,做好交通、电力、安全、环卫等方面的保障性服务,通过各项保障行动为村民搭建了文化运动的大舞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强烈需求,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提升。当地政府在比赛球场周边规划了几百个免费摊位供当地群众经营,带来近千个灵活就业岗位。同时相关部门积极调研当地旅游、住宿等情况,以制定更多更好的旅游专线产品,满足观众多元化的出行服务。台江县打造的集餐饮娱乐、民俗文化、农特产品于一体的集市。政府为体育活动的发展和乡村文化创新活力的激发提供了更好的机制保障。

以赛促治,厚植群众根基。黔东南州的“村BA”“村超”,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价值理念。充满乡土气息的比赛,由村民们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聚社会各主体之力,激发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治理、人人共享的环境氛围。赛场上,村民们自发组织篮球赛事,参赛者来自各行各业,抱着一颗热爱体育运动的心组队参加比赛;赛场下,集众人之力的《台盘村篮球场管理村规民约》规范比赛秩序,场面火爆的赛事之中秩序始终井然。赛事的策划、组织、举办以及其他参与者在和谐的观赛氛围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深度了解以及建立深厚的友谊,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流、全面交往和深度交融,展示了乡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以赛促文,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在新传播技术与环境中,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的快速传播,地域特征鲜明的传统民族文化以及参与性强、观赏性高的现代体育运动的魅力被直接且直观地呈现在各族群众的面前,打破了文化传播空间时间的限制,提升了文化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榕江县大力推动“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借助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地方特色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在线上线下得到广泛讨论,促进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交流交往和交融的深化。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赛事现场,在比赛间隙,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够在线上或者线下欣赏到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体育赛事经信息技术链接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通过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人们在一场场充满乡土气息的体育赛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以文促旅,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村BA”“村超”吸引各族群众共享体育文化盛宴,为乡村旅游繁荣带来新的契机。体育赛事吸引游客参观,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如当地蜡染、苗族银饰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体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的新路径。蜡染、刺绣、银饰、少数民族服装等销量剧增。“村超”比赛的奖品,就是小黄牛、猪、小香羊等接地气的本地特色农产品。体育赛事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特色的宣传与推广,为当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行业带来了蓬勃的生命力。凭借黔东南州这股体育赛事的东风,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美食、农特产品,以及银饰、蜡染等非遗产品不断走进观众席、走出大山,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门路。特色资源产业,借力赛事形成的人气,宣传了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与农产品,助推了全县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密集的体育赛事,浓厚的民族风情文化氛围,创造了文旅融合的“村经济”,乡土风味的比赛流量变成提升当地经济效益的增量,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黄雪芹 唐鸣) 

 

让阳明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阳明文化历久弥新,充分彰显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更充分证明,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阳明文化焕发时代生机,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赓续文化基因,让阳明文化更好地走进群众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文县深入开展阳明文化九进活动,在机关,邀请专家学者为全县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的学员讲课;在农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打造“乡风文明、幸福家园”;在社区,以宣传栏、墙画等形式,将阳明文化核心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简洁明白地展现给广大市民群众;在校园,大力推行良知教育改革,探索全国示范的基础教育模式,打造“快乐阅读、书香校园”;在部队,打造阳明文化传播践习园地、阳明文化展示墙;在企业,通过讲传诵读等,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敬业奉献精神和对事业的归属感;在景区,设立图书小站,传播阳明文化经典;在商铺,推进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在家庭,以图书馆为平台,推动上千名家长、学生参加互动学习,推动阳明文化的创新传播,让阳明文化更好地走进群众中。

增强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要深入挖掘阳明文化精神内涵,创新教育形式,不断的融入区域文化元素,充分体现区域历史文化和价值,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作优秀阳明文化文艺作品,以音乐、影剧、动漫等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阳明文化实现互动式、沉浸式、可视化体验。要加强阳明文化文物的保护利用和阳明文化的历史研究和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进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将阳明文化蕴含的思想优势与时代价值更好地阐释研究与传承运用好,成为阐释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考证者、记录者、实践者,从而更好地赓续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创新文旅融合,多元推动阳明文化。要围绕产业与产品,全面抓好阳明文化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真正让阳明文化转化为经济产品、教育产品、文创产品、旅游产品。要规划好,围绕中国阳明文化园做好空间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等,持续做大做强文化文旅产业。要建设好,将阳明文化转化运用与城市具体工作相结合,推动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要运营好,紧盯物流、人流两个关键,积极探索运营模式新路径,大力引入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团队,以中国阳明文化园为平台,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群众满意的文化服务品牌,最终创建好阳明文化这张修文品牌特色名片,最大化挖掘修文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和时代价值。

(作者:贵阳市修文阳明文献研究中心 张凝)

 

坚定文化自信 培育忠诚工匠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职院校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进工匠精神培养与铸魂育人相融合,为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以“忠诚工匠”文化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一是牢记育人使命。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文化;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正本清源、激浊扬清,坚持以师生为中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二是形成育人场域。一方面,将“忠诚工匠”文化与产业文化、工厂文化、车间文化相对接,形成以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为内涵,以产业、企业、车间文化为内容,以校园文化阵地为载体,以忠诚铸魂、匠心筑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政校行企”多元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深化校园媒体融合,主动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地方资源、校史资源,注重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打造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和文化产品,构筑全体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三是搭建育人平台。在日常教学、科学研究、基层党建工作中融入忠诚文化元素,围绕“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开发课程资源、教材资源和实习资源,发挥课堂与课外实践教学的双向互动养成作用,实现专业技能学习和文化素质提升的统一,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文化育人模式。

弘扬教育家精神,将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做心有大我的“大先生”。必须有大的视野、大的胸怀、大的格局、大的担当、大的气象,心怀“国之大者”,争做“大国良师”。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努力将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工匠精神培养与铸魂育人相融合,引导广大青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做技精于勤的“大匠人”。要擦亮忠诚底色,牢牢把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坚决扛起深耕职业教育,培育忠诚工匠的时代使命,塑匠心之魂、凝匠行之根、练匠技之工、形匠尺之标,修身正己、潜心钻研,追求“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目标,做到政治坚定、师德高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胸怀天下、求是创新,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讲好中国故事,为学生打开视野。一是展中华文化之美。全面贯彻“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文化之根、筑牢文化之魂。引导学生与先贤为友,以传统文化滋养人格,以“和合文化”为指引培养乐于奉献、善于合作的“匠心”,以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求实文化”涵养“匠行”,以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笃学精神”培育“匠技”,以因时而变、革故鼎新的“创新文化”锻造“匠尺”,让文化之美为“大国工匠”培育铸魂赋能。二是奏时代强音之弦。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贵州故事,讲好贵州教育故事,奏响砥砺奋进的新时代最强音,展示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展现百年大党的自信担当和初心使命,激励学生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把满腔热血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融入时代洪流,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优异成绩。三是开思政教育之新。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打通教学场域、串联教育内容,从思政小课堂出发,向社会大课堂拓展,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国与世界的贯通、小我与大我的贯通,诠释“忠诚工匠”的奉献之美、担当之美。

(作者: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肖敏。本文系忠诚工匠研究课题[ZBKY2023-Y002]阶段性成果)

 

进一步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认识(大家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以民为本,强调重民心、察民意、体民情的民生问题。民本思想是中国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国泰民安、团结友爱、和睦谦让等社会观、正义观和“民为邦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等民本观、国家观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具有高度契合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第二个结合”既内含了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一致性,又彰显了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实践被称为“实行”“践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但是,强调实践的第一性,教育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从生活实践出发,做到知行统一的观点是传统教育的重要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学以致用”“格物致知”等教育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具有高度契合性。“第二个结合”既内含了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一致性,又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的道德理念贯穿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多闻多见、学思并重、实事求是等学习态度与“物生有两”“吉凶由人”“先民后神”的无神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具有高度契合性。“第二个结合”既内含了与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的一致性,又升华了新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高度契合性。“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的体现,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自信自立、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的思想结晶。立足时代发展,赓续时代精神,“第二个结合”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历史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底色和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处理时代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又要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作者: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艳。本文系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23GZGXRW107〕成果)

 

在守正创新中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守正创新中保护传承这些孕育在基层、扎根于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从具体实际出发,从现实问题和时代需求出发,尊重非遗基本内涵,弘扬非遗当代价值,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以苗绣为例,苗绣绣法多种多样,其中花溪苗绣是“数纱而绣”,采用“反面挑正面看”的特殊绣法,由于挑花苗绣颜色过于鲜艳,在市场上的受众面较窄,销量不大。鉴于此,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借助贵州“锦绣计划”培训项目,邀请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服装专业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同时扶持学生成立“晓匠工遗”公司,在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转变思维,对苗绣产品在色彩搭配、图案等方面不断创新,将苗绣巧妙运用到现代包袋、茶杯垫、茶席等设计中,产品得到市场认可。

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利用工作,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共享性,能够促进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并增强民族凝聚力,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传承,对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党员“双报到”常态化开展,联合社区开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不断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非遗展演暨高峰论坛在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同学们穿上自己设计的非遗服饰,向在场嘉宾讲述贵州非遗故事,提高学生参与非遗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教育相结合,推动美育教育与非遗传承协力共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可以为审美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非遗传承不仅仅是传承技艺,更是传递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将学生实训楼作为五彩黔艺民族服饰博物馆陈展区,陈列精美服饰、精品背扇、精美绣片,打造学生第二课堂,为培养学生美好情趣和审美能力,感受非遗中蕴含的传统美学素养,提高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刘桂林。本文系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3GZGXRW127〕成果)

一审: 胡晨

二审: 熊茜雯

三审: 熊莺

四审: 孔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