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黄大发:带领团结村继续书写传奇`) }}

发表时间:2024-09-29

来源:贵州日报

年近九十,黄大发每天依旧过得很充实。

初秋,走进大山深处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跃进组,一座标准化的养牛场映入眼帘,村民沈仕容正忙着给牛喂草料。“你家的牛长势如何啊?”黄大发说,如今村里发展条件很好,养牛产业好,一定要好好干。

团结村

沈仕容是村里较早养牛的村民,积攒了不少经验。目前,他的养牛场存栏有肉牛50头。“我从2002年就开始养牛,这些年带动了好些村民一起养牛。”沈仕容说。

不仅是养牛产业,为了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黄大发和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村委成员精心规划,按照海拔和地形特点,将团结村划分为“三块地”。

黄大发信心满满地介绍“三块地”的规划:在海拔1300米以上的区域发展方竹笋和养蜂产业。当地的方竹笋质地鲜美,营养丰富,是备受市场青睐的佳品,另外,当地的生态气候也很适宜养蜂。目前,团结村方竹笋的种植面积达3160亩,中华蜂的养殖规模超100箱。在海拔800米至1300米的过渡地带发展高粱、辣椒等经济作物。

如今村里不但通水、通电,还有高速路过境。(图/潘德玉)

这些作物不仅能增加村民的收入,还为当地的餐饮行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目前,团结村高粱种植面积达2000亩,其中1100亩为订单种植,辣椒种植面积600亩,涵盖了食用辣椒和工业辣椒。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区域,大力发展“稻+”、经果林及畜牧等产业。目前,团结村已发展生猪养殖1200头,肉牛1240头。黄大发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科学布局,团结村的农业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餐桌,增加了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团结村能有现在发展,离不开黄大发和村民们的努力。20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用勤劳的双手和非凡的意志,转动了改变团结村命运的齿轮。他带领当地村民绝壁凿“天渠”,36年间两次组织修渠,彻底改变了当地常年缺水的生存境况,结束了千百年来“滴水贵如油”和“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的辛酸历史。

黄大发在向游客讲解当年那段艰苦的修渠史。(图/潘德玉)

黄大发老支书修渠壮举声名远播,也吸引着大量游客慕名来到团结村参观学习,依托中天大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团结村已建成农旅文深度融合的智慧田园综合体。游客能深入体验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更能感受到黄大发老支书的精神力量。随着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2023年,团结村人均纯收入近1.6万元。黄大发感慨:“曾经,这里是深度贫困村,吃饭都成问题。现在,村里有看的、有玩的,游客玩得都很尽兴。”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

如今,团结村已实施了公路硬化、安全饮水、电网改造、路灯安装、老旧房整治、卫生厕所改造等工程,实现了通组公路、安全饮水、安全用电、安全住房、通讯网络全覆盖。

黄大发老支书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经历传奇,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村庄发展的见证。他的名字和事迹,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团结村村民的血液中,成为了他们奋勇前进的动力。

一审: 翁玉洁

二审: 李远莉

三审: 熊莺

四审: 张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