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新质生产力:怎么看、怎么干`) }}

发表时间:2024-01-10

来源:贵州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的概念以来,社会各界对新质生产力充满好奇,也充满期待。本期“众智成城”专栏,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联合本报推出“智库圆桌”,约请相关领域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进行对话和讨论。

嘉宾:

杨丹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

王东(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新发展理念与多党合作高端智库研究员)

黄勇(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研究员)

主持人:

张学立(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

图片

主持人:张学立

图片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3年12月,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人工智能等为重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当前,以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蓝色生产力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少省份都在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未来产业。在此背景之下,贵州应当结合我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强未来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为此,我们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研究室主任杨丹辉研究员为我们解读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它是如何形成的?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东解读贵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是什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勇研究员解读未来贵州如何抢抓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

 

嘉宾:杨丹辉

图片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正在重塑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最核心的内涵是创新,也是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根本属性。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概念。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这一论断,彰显出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意义和现实价值,逐渐确立为生产力演进的基本逻辑。近十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生产力发展注入了更加密集、多元化的新知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影响日益巩固强化,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所涉及的创新活动与知识传播对生产力再造开始超越传统生产力的范畴,生成了以更新质态、更高质量为本质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生产力发展“量与质”的协调统一。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中央财办将其解读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产物,具有高水平、先进性、引领性、现代化的突出特征。

新质生产力科学诠释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生产力演进的特征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变化,长期来看,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进步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的角色并未发生改变。从这一意义上看,新质生产力是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之中的全新映射,属于高水平、高质量、高能级、现代化的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创立从中国实践出发,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深入、精准地揭示了生产力量变提速、质变增频的复杂动因,反映出“科学力量全面融入社会生产力”的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丰富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再次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蓬勃生命力和深厚创造力。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

新质生产力是由新型劳动力、新型劳动对象和新型资料共同组成。理解新质生产力要从其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和“质”两个维度出发:其中,“新”是新能源、新基建、新要素、新产业、新模式,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生产方式的“新”,高素质人才、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则构成了劳动者和生产力发展的“质”。具体而言,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要素构成、发展动能、产业载体、推进路径等多个层面。

要素构成新。生产要素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反映。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要素具有规模大,非稀缺性、强流动性、非排他等特征。数据既作为生产资料又作为劳动对象参与到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大大丰富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类型,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目前,我国生产消费等环节快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要素,是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大国,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的要素支撑。

发展动能新。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最强动力和本质特征。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不少领域加快追赶发达国家,处于与世界领先国家同步并跑、比肩竞争的水平,相继在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储能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上“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原材料,不仅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更是新质生产力自身发展活力的集中体现。

产业载体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实体支撑,从要素结构和技术路线来看,这两类产业都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的突出特点。在国家战略规划、各级政府扶持以及各类资本的协同推动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转向成熟发展阶段,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出口“新三样”取代服装、家电、家具我国外贸出口的“老三样”,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和经济增长新引擎,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未来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是新质生产力超越传统生产力的力证。未来产业与前沿科技创新互动紧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更具前瞻性、先导性,数字化绿色化的产业成长主线日趋清晰,在更大范围和力度上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构成,带动生产力发展规模和水平由量变到质变,实现能级跃升。

推进机制新。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征服、改造物质世界,而是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升的可持续生产力。以往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方式造成资源消耗畸高、环境损害严重,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难以支撑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对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所组成的生产力三要素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要求打破旧的发展方式,通过将新质生产力源源不断地投入到现代化产业体系之中,从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三个维度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国家能源和资源安全提供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产力保障。改革开放40余年的经验表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是生产力空前解放的前提条件和根本动因。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扩大高水平开放,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提供制度保障。

必须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最为关键的是人的转型。归根结底,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作为物质要素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只有用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理念“武装”起来的劳动者才具备更强的能动性。为此,要强化政策统筹,注重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政策取向一致性、协同性,着力塑造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共同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如何形成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也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方向。进入新发展阶段,要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新发展格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不懈的制度创新中探索突破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矛盾,培育形成新质态、高质量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聚焦前沿科技,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增强产业基础能力,拓展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边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含量。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巩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强化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开辟新赛道,培育新主体,打造新支柱,形成新集聚,塑造新优势,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数字化绿色化互促共融。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面向“双碳”目标,开发符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要求的智能解决方案。加快能源转型,为算力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部门提供多样化的能源选择,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深化要素利用方式、生产流程、能源管理的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共同助力实体部门生产力提升和全体系再造。

打破传统生产力的利益格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科技平台搭建、产业政策施用、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建立完善更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面对大国竞争升级的世界大变局,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构建多层级、多元化的人才体系。以满足劳动者自身充分发展为着力点,加紧制定实施面向能源转型、智能制造、未来产业的新就业计划,创造新就业岗位,加强在职培训和新知识传播,为传统产业从业人员量身定制知识再造和能力提升方案,构建多层级、多元化的人才体系,为实现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自然性社会性知识性高度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嘉宾:王东 
图片

贵州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扬优势、补短板

“富矿精开”让资源优势更加明显。“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这句在贵州广为流传的谚语,反映出贵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贵州的煤、磷、铝、锰等49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已发现矿种137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七成多。2022年底,贵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富矿精开”的工作要求,随后探索总结出了精查探矿、精准配矿、精深加工、精细开发4个核心环节,逐步实现矿产资源的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开发利用,全省形成磷及磷化工、煤及煤电化、铝及铝加工、锰及锰加工、钡及钡化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等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资源—材料—产品—产业”深度融通协同发展。

“东数西算”让算力优势逐渐凸显。自2013年贵阳提出发展大数据以来,贵阳贵安在布局数据中心上先行发力。截至目前,在建及投入运行数据中心17个,仅贵安新区就聚集了移动、联通、电信、华为、腾讯、苹果等7个超大型数据中心。预计到2025年,贵安新区将成为世界一流数据中心集聚区,服务器承载量可达400万台,“中国数谷”名副其实。2022年初,“东数西算”工程启动,贵州成为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有研究表明,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从“东数西存”到“东数西算”,从“中国数谷”到争当“中国算都”,这为贵州大数据成长为新质生产力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六大产业基地”让产业优势初步彰显。贵州围绕新型工业化布局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建设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这六大基地既有贵州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都是贵州的产业优势所在,为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了产业基础。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狠抓“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以人工智能等为重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科技突破。结合我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强未来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努力抢占智算“制高点”、行业大模型培育“制高点”、数据训练“制高点”,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着力培养新型人才。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具备综合运用各类人工智能、数字前沿技术的能力及熟练掌握各种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人才。因此,贵州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必须高度关注人才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平台、项目等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快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多途径多形式高效利用国内、国际高层次人才,推动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大力培育整合高级生产要素。生产要素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高级生产要素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产业,对于通信、信息、科技人才、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等高级生产要素的需求尤为急切。发展新质生产力更需要通信、信息、科技人才、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等高级生产要素资源,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同时必须充分利用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性,大力整合外部高级生产要素资源,服务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嘉宾:黄勇

图片

贵州抢抓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如何找路子

要抢抓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趋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阵地,以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为突破口,营造激发创新、鼓励创新的新兴产业成长生态。

积极培育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加快推进“四新”“四化”中孕育新质生产力。突破产业链堵点断点,细化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培育的方向和路径,推进优势产业数智化集群化发展。重在巩固先行优势,围绕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重点打造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夯实产业技术基础,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着力实施创新导向、高端引领型的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智能制造为引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主体,工程机械、电力装备和农机设备、新兴装备和配套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培育新材料产业,着力打造以锰系电池新材料、锂离子电池、铝基新材料、特殊钢材料、钡盐化工材料、氟化工材料为重点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生物产业,发挥比较优势构建贵州中药民族药全产业链体系,提升中药研发能力,推广宣传“黔药”品牌。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沿着整车制造牵引、核心部件支撑、科技创新赋能三条路径,重点抓一企一策盘活整车存量产能、招大引强布局整车增量产能等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集电池材料—电池配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回收以及检测等一体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产业链。培育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积极开发氢能等新能源,打造全国新型能源综合基地。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围绕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积极发展节能环保设备及产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培育数字创意产业,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进数字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数字内容、文化创意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的提质升级,加速构建特色鲜明、优质高效、开放包容的高质量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建设“六大产业基地”,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基础。

加快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学科链人才链良性循环,营造有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生态。始终把科技、教育、人才与产业的有机衔接、融合发展作为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一是推动重大科技工程建设。加快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做强绿色农药、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大射电、煤炭流态化开采、微生物组等方向培育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数字技术、空天科技、节能降碳、绿色农药、能源材料等优势前沿领域培育建设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创建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贵州科学数据中心,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推进公共大数据、智能采掘、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生物育种等重大科技项目和研发计划,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促进需求牵引、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二是加快特色教育强省建设。积极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增强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的能力,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设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教育联盟,在“双一流”建设、本硕博贯通培养、基础学科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上实现新突破。三是精准引进和培养新型人才队伍。重点引进引领贵州产业对标国际化和国内领先水平发展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创建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国家级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基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双向流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快“技能贵州”建设,培养一批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深化改革开放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优先向新质生产力配置。持续推动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难点、痛点,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体系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一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加快理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最大限度让市场配置资源,以新思路新举措打破要素“天花板”,激发技术、知识、人才、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活力。开展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试点,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比例。积极争取创建急需领域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开展自然人流动试点。二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落实“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格落实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社会信用制度。更好融入全国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强化“亩产效益”评价激励约束作用,深化矿产资源供给改革和用地用房供给保障。建立多元化投入模式,促进投融资政策与科技与市场主体需求相匹配,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支持形式。推进数据确权,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改革,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收益分配机制。高水平融入全国商品和服务市场,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鼓励引导企业争创国家和省企业标准“领跑者”。三是完善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开放合作机制。“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开放路径始终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引入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国际人才等全球资源方面要创造效率更高、服务更优、条件更便利的引进政策。帮助企业开拓省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开展跨国生产与经营来优化配置资源、拓展市场空间。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深化绿色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区域建设,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协作,参与国内外竞争、开展深入交流合作。

一审: 胡晨

二审: 倪淑琴

三审: 熊莺

四审: 杜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