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从迁徙长诗到多彩文化,快来看贵州山地“藏宝图”!`) }}
来源:地道风物
“头上插这样一把银梳,再戴一支垂着宝石珠链的铜簪,手上戴满戒指和银镯,脖子上挂着串珠和铜铃。是不是很有民族风情,特别华丽好看?”
这不是在景区挑选民族服饰,而是在贵州大松山墓群文物修复现场,考古工作者正向我们展示一套文物首饰。他介绍说,大松山墓群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从两晋到明清长达1400余年的时间里黔中普通人的生活,其中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通达的交融色彩是考古发现中的一大惊喜。
大松山墓群出土的银梳背、玻璃珠、铜手镯、牛角乳丁纹罐、铜铃(从上自下),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供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大松山墓群位于贵阳周边的贵安新区马场镇,正处在贵州古代交通大动脉“滇黔湘驿道”的枢纽附近。作为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大松山墓群以2162座古墓、4000多件(套)文物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完整的“黔中通史”,还证明了贵州“西南交通枢纽”与“民族大走廊”的地位。
在这2000多座墓中,出土的瓷器很少有贵州本地出产的,反而是长江中下游的居多,其中一尊龙泉窑的高足杯造型特别精致优雅,还有广西梧州的青瓷罐、景德镇的青花瓷,都让人印象深刻。墓中发现的玻璃串珠,有的来自山东淄博,还有的来自遥远的东南亚,甚至连印度洋一带的琥珀饰品与海贝都出现在这里。
大松山墓群是一座大型的民族公共墓地,墓主人尤其以汉族与苗族居多。而在这2000多座墓穴、4000多件文物中,竟没有一件兵器!
透过大松山墓群,我们看到了贵州的一个小小缩影。作为“西南民族走廊”上重要的一站,漫长岁月中各民族同胞迁徙汇集的交点,贵州是由五湖四海奔涌而来的文化交汇而成的一片和谐又热烈奔放的海洋。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场“大迁徙”说起——
赫章苗族以“大迁徙舞”纪念先祖的漫长迁徙史。摄影/彭福平
大迁徙,贵州大地上的恢弘史诗
贵州究竟有多少个民族?第7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告诉我们,是56个。是的,中国56个民族中的每一个,都有同胞生活在贵州。
当然,其中的许多人,是因为工作、学习的缘故,近些年才来贵州定居。想了解贵州世居民族的情况,不妨打开一张地图,看向黔西南、黔南、黔东南三个自治州。出现在三个自治州名字中的苗族、布依族、侗族,正是贵州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较多又极富特色的民族。
贵州部分民族分布图。制图/田东玉
其实,对于生活在贵州的大多数民族来说,这片土地并不是他们最原初的祖居地,他们是从各地迁徙而来,经历上千年,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热情亲切的盛大相遇。
侗族“春节”千人踩歌堂,拍摄于黔东南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摄影/尹忠
汉族并非最早生活在贵州的民族。但自秦朝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经略西南开始,中央王朝一次又一次地进入这片西南群山中的神秘土地,汉武帝曾“募豪民、田南夷”,令龙、傅、尹、董、谢等“蜀中大姓”进入西南地区,造就贵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
贵州真正的“地盘业主”是仡佬族,即古老的“百濮”民族后裔。他们的足迹曾遍及贵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最早于黔北、黔东北地区发现了朱砂矿,与中原交易开辟了一条“丹砂之路”。他们,迎接了贵州大地上一批又一批的“新邻居”。
石阡仡佬族新春舞“毛龙”,毛龙主要材质为竹,与仡佬族古老的竹王崇拜有关。摄影/田健
布依族、侗族、水族、壮族等民族,属于南方“百越”族系,在黔桂交界的红水河流域以及岭南的广大范围都能找到他们生活过的痕迹;苗族、瑶族等,则属于“苗瑶”族系,他们经历了漫长的迁徙,或从黄河中下游经武陵山区远道而来,或溯都柳江而上,或从四川南下,汇聚在贵州;而彝族,与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氐羌”有很深的渊源。这三大族系陆续进入贵州,渐渐发展成稳定的单一民族。
在这众多民族的迁徙史中,还属苗族的故事最为惊心动魄。
苗族并非从来就生活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中,相传他们的祖先是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族,黄河中下游平原才是苗族先民真正的故土。后来,炎黄二帝与蚩尤决战于涿鹿,九黎战败,一部分部众与炎黄子民合而为一,剩余部众则退至江淮一带,成为史书中记载的“三苗”部族,这便是苗族的第一次大迁徙。
鼓藏节十三年一度,是苗族祭祀先祖的节日。摄影/王济文
战争与迁徙深深贯穿了苗族的历史。在此后的一系列战争中,苗族先民们一次又一次迈出迁徙的脚步,从江淮平原走向洞庭、鄱阳之滨;又从湖南、江西交界处的山地出发,奔向西方的武陵山区;在这里,他们再次动身,一部分人向西,落脚在湘黔交界的地带;一部分人向南,由黔桂交界处进入了今天的黔东南地区,横亘在这里的一座山脉向迁徙至此的苗族先民敞开怀抱,成为苗族最集中的一处聚居地,这座山因此得名“苗岭”,其主峰雷公山也成为黔东南苗族的“圣山”。
进入黔东南的苗族先民是幸运的,在喀斯特出露面积达全省面积61.9%的贵州,土层深厚、山高林密、水热条件优越的黔东南是一片难得的丰腴之地。他们与同样定居在这里的侗族等民族同胞和谐地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开垦出层层错落的梯田,修建起鳞次栉比的木楼,构建了大大小小的村寨。
另一支“三苗”后裔的迁徙经历则要更加坎坷。他们走向了西北,“投三苗于三危”——“三危”的位置,至少在岷山以北,有学者推测,一些三苗后人甚至穿过了河西走廊。后来,他们又渐渐南下,由川入黔,来到乌蒙山中。他们在古歌里唱着“走过茫茫草地,穿过无垠草滩;爬到冰山雪岭上,走到冰天雪地中”的跋涉经历,苍凉的旋律中满是与苦难有关的记忆。
苗族经历过数次大迁徙,足迹曾遍及南北方各地,又相汇在以贵州为主的西南地区。制图/田东玉
如果说苗族的迁徙故事最富有史诗感,那水族的迁徙故事则更有传奇性——他们,既是南方百越民族中的一支,又是从中原迁徙而来的移民。他们的文化中,还保留着殷商时代的烙印。
对水族的探索,离不开他们那些像谜一样的文字——“水书”。含有大量与甲骨文、金文相似的字形,读音复杂并带有古汉语的痕迹。如果这不是一种奇异的巧合,也许就只能说明水族早在进入百越地区之前,便与商周时期的华夏文化有过深入的接触!
水书与古汉字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资料来源/《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史》制图/九阳
遗传学、语言学、历史学……线索一条一条浮现出来。原来,水族身世的谜底就藏在他们的名字里——千百年来,他们自称“睢人”,“睢”正是一条曾流淌于商地的河流,这条河流的故道,在如今的河南商丘一带。
《贵州世居民族迁徙史》等文献中,这样描绘水族的历史:殷商时期,一部分水族先民曾生活在中原一带。当商朝覆灭,他们举族南迁,来到岭南地区,与当地的百越民族融为一体。但他们始终没有丢下自己的文化记忆,又从百越中分化出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成为单一民族,活跃在西南的舞台上。
水族“斗角舞”是以人的舞蹈动作来模仿二牛相斗,这样既可以享受斗牛的乐趣又不必损伤耕牛。摄影/包晓闽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原副院长潘朝霖还给我们举了一个引人深思的例子:“跑马”,即赛马,是水族过节时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水族赛马的方式十分惊险,非同时起跑、随意追逐,骑手会相互追逐、挤撞、冲坡,而且马背必须光裸、不配鞍韂(chàn)!
“中原地区出现马鞍是在战国之后,此时的水族已经南迁很久。”潘教授说,“裸骑,古代或称为骣(chǎn)骑。水族现在依旧崇尚裸骑,或许就是活态传承先祖生活的一种方式呢?”
唐宋之间,我国大多数民族渐渐发展定型,但在那之后,迁徙仍未停止。随着王朝的交替,蒙古族、回族、满族、白族、羌族陆续进入贵州,栖居在今天的毕节与铜仁等地,贵州各民族分布版图大致成形。历史的丝线,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将我们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每年农历六月,晴隆的彝族同胞都要热烈庆祝火把节。摄影/张德厚
一山一世界,村村有乾坤
多民族迁徙、定居,在贵州山川的皱褶之中散布成了漫天的星火。每一个民族保留着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但彼此之间又神奇地保持着亲密的交往——多彩多元,又和谐共生,这就是贵州民族文化独一无二的特点。
或许,这是因为贵州本身就足够丰富——17.6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千山奔涌,万水长流,勾勒出山巅草场、谷间平坝、深峡险涧、密林大箐。在这样千差万别的环境里,人们或畜牧、或稻作、或渔猎、或游耕,人们不必相争,就如同江河里的鱼儿没必要与山坡上的牛羊争夺牧草。
被称为“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岜沙苗寨,是一座“云上”苗寨。摄影/李书林
还是来亲眼看一看吧,循着一道道山、一条条河的脉络,走入各民族同胞亲手打造的一座座家园。
深山里,“家”有多少种模样?
每当我们想要在脑海中描摹出贵州少数民族同胞们的家园时,总会想到这样一幅场景:
雾气缭绕的山坡上,一栋栋架木为楼的“干栏式建筑”依山而建,一层一层、错落有致。在这样精巧的村寨身侧,是连绵的梯田,似鱼鳞,也似腰带,稻浪随着微风翻滚,远远传来年轻姑娘的山歌声。
但是,这并不是全部的贵州。家园,是人和自然的漫长磨合后的默契结晶。贵州的千山万水如此灵动多变,“家”也就有了无数因地制宜的模样。
黔东南州凯里市棉席村的苗族人民在建新房。摄影/杨春岚
1.山水之间起“干栏”
在黔东南,有句民谚:“苗族住山头,侗族住水头。”这话有几分道理。苗族同胞长期处在迁徙之中,总是将村寨建在山坡或山顶,一来是为了将临水的平坦地面尽可能地用于耕种,二来山上也更加安全隐蔽,村寨边环绕的高大林木既是生计来源也是绝佳屏障。
西江千户苗寨由同支同鼓的“四村八寨”组合而成,村落建筑从山顶一直延伸到水边平坝。摄影/陈中
所以我们看到的苗族村寨,总是由山上向山下发展——就比如著名的西江千户苗寨,其实是由“四村八寨”合并起来的,其中八个寨子中最古老的羊排村就位于最高的山坡上,当老寨人口变多,亲族秉承“聚族而居”的原则渐渐分居到周围的山腰、山脚,最终形成今天看到的规模惊人的大寨。
在这样的寨子里,我们能够看到最精巧、最标准的“吊脚楼”——半边靠山,半边伸出几只长长的“木脚”,架空的部分自然就可以成为蓄养牲畜、储存农具的空间。这是因为他们的房子总是建在坡上,如此可以见缝插针地利用每一块细碎的土地。
水边较为平整的土地上,是西江千户苗寨的“芦笙场”。 摄影/吴成航
如果说苗族是大山的孩子,那侗族就是河溪的儿女。侗族村寨,大多坐落在河流沿岸、溪谷平坝,背靠大山,面朝流水。所以人们也常把侗族村寨称作“河边村”、“半坡寨”。
远望侗寨,最先看到的一定是绮丽的鼓楼。鼓楼是血脉亲缘的象征,每一个姓氏或家族支系都要有自己的鼓楼。鼓楼的用处很多,既是逢年过节唱歌奏乐的活动场,又是村寨决策的议事厅,也是瞭望示警的岗哨。但鼓楼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美。
侗寨清晨,鼓楼从一片炊烟中露出面容。摄影/彭泽良
侗乡最精致的风景,永远藏在鼓楼的重檐下。鼓楼是纯木质结构,常修十余层、做六面或八面攒尖顶,成百上千根梁、枋、柱全由榫卯连接,站在鼓楼正中火塘处仰望,俨然是一张让人意乱神迷的精巧木网。木头上还要绘画、雕刻,飞鸟走兽、山川林木、小伙狩猎、姑娘刺绣,乃至飞龙仙鹤,无所不包。一座鼓楼,就是一族匠人尽情“炫技”的艺术画廊。
鼓楼往往伫立在村子正中,其余民居次第展开,高度都不能超过鼓楼。由于侗族的村寨往往坐落在比较平坦的坝子上,半边悬空的吊脚楼不是家家都有,倒是四脚悬空或筑在台基上的房屋更加常见。
贵州榕江大利侗寨。摄影/卢文
侗寨的粮仓往往不建在民居之中,而是建在水田里,甚至就建在水塘的中央,是四脚悬空的干栏式建筑,防火也防虫鼠。
水田里种的是稻谷,更准确地说,是适宜山地环境的糯稻。大山里的人家,依着险峻的山势,开辟出层层梯田。在这样的梯田里,不是用镰刀大把大把地收割糯禾,而是一把握在手中小小的“摘禾刀”才更合乎糯禾的脾性。收割下来,结成一束束的“禾把”。晾晒的时候,有人攀在村中的“禾晾架”上,有人站在架底,上下抛接,一时间寨中禾把飞扬,满眼都是金黄的丰收颜色。这样的图景,是只属于山地稻作民族的秋日喜悦。
每到丰收世界,从江县占里侗寨便满目金黄。 摄影/张琪
生活在苗岭与月亮山之间的水族同胞,有种专属的房屋式样——“二滴水”,也就是在房子架空的一面修出两层重檐,免得屋顶排水时侵蚀了下面的木板。而在地势稍微平坦些的都匀,“套头水族”的人们喜欢住三层三间、地基宽敞的大房子,堂屋大门内还得专门留出一根横枋用来悬挂铜鼓。
到了武陵山与大娄山之间,这里的仡佬族与土家族同胞也喜欢住干栏式建筑,但因为地势更加平坦,“干栏”的部分总要矮些,甚至不用干栏。这里的人们相信“宁可居而无树,不可居而无竹”,所以竹子在建筑中的出场率也特别高,这有一种房子是用圆竹、秸秆配上夹板做成墙壁,地面上好似有成百上千根柱头,也叫“千根柱头落地”。
在北盘江哺育出的布依族村落中,干栏式建筑甚至可以是泥土做成的——以杉木为骨,建起坚固的三层穿排结构,以土为墙,将木头牢牢地包裹在里面。傍晚时分,站在对面的山头远望村落,一排排黄泥房温暖的颜色会与夕阳融在一起,这一刻,“家”字包含的万般柔情也就忽然有了实感。
布依族村落的土房,是否是你心中“家”的模样?拍摄于册亨丫他镇板万村。 摄影/陈中
2.夯土、藤蔓与火塘
开车从贵阳出发,往赫章、威宁的方向去,一路只有满眼望不到边的如海群山。海拔愈高,气候愈冷,山风愈烈,翠绿欲滴的密林渐渐变少,高大、疏朗的树木从灌木中钻出来,偶尔从车窗边一闪而过。山与山之间出现了平缓的过渡地带,成群的牛、羊、马在这些地方悠闲地吃草,此时,你便来到了整个贵州海拔最高的地方,云贵高原之脊——乌蒙山。
冷,是许多人对高原的第一印象。
威宁雪山镇的勺铺草场,彝族同胞雪中放牧。 摄影/王石明
苗岭上遍地的速生杉木在高原上是稀缺品,乌蒙山上的彝族、苗族村寨最常见的住宅是就地取材、防风又保暖的夯土房。一些寨子里还有一种很独特的“藤编房”:将藤蔓绞结捆扎在一起,成为整幅的“藤壁”,牢牢地覆盖在木质梁柱上,灌上厚厚的泥浆,屋顶上再严严实实地盖以麦秸,这样一来,无论多么凛冽的寒风也吹不透这一座藤屋了。
屋子的正中央是火塘,用来取暖、烹饪。火塘上支着的锅里总煮着肉汤,火塘下厚厚的灰里则烤着荞粑和洋芋,这一塘温暖的火是一家人的幸福与安定之源,在许多民族的心目中都有特别神圣的地位。乌蒙山上的彝族同胞,更把火塘中的“锅庄石”视为祖先的象征。
一塘温暖的火,造就家庭中最富幸福感的区域。图为威宁石门坎苗族民居。 摄影/李贵云
3.黔中腹地的“石头城”
去黄果树瀑布的路上,你有机会见到无数个全由石头构成的村落,他们的主人大多是布依族同胞。
安顺镇宁,是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而喀斯特地貌就意味着——石头多。所以附近少数民族村落都是石头的世界:沿着一条石径入村,迎面穿过高大的石头寨门,看路边的石桌石凳,还有石地、石墙,最有趣的是屋顶上的石瓦,其实不是瓦,而是开采来大小不一的石片,参差地铺着,好像家家户户的屋顶都盖着一幅郑板桥的字。
镇宁布依族村落的建筑中,石块石片富有野趣。摄影/黄震
这里的石头又与一般的石灰岩不大一样,因为富含镁质,更加坚硬,也更带有一层银白色的光彩,而且房子越老、色泽越白。历史上,镇宁曾经有个美号叫作“银镇宁”,正是因为这一片白茫茫的如梦似幻的光彩。
六百年前,洪武皇帝调北征南,留下大量驻军的“屯堡”村落。屯堡中的房子也以这样的石头作为最主要的建材,同样拿着石板当瓦盖,只是颇带有军旅风范,房子修得整齐划一、石瓦盖得一丝不苟。如今几百年过去,布依村落与屯堡村落在外貌上已然很相像,不知是谁学习了谁、谁又教会了谁。或许,这片山地才是最好的老师,一视同仁地接纳了一切来客,让他们在岁月中成长出相近的生存智慧。
相比布依族村落,屯堡村落的石头建筑往往更具有秩序感。图为安顺屯堡九溪村。摄影/韩贵群
穿在身上的史诗
多彩的服饰,是领略贵州民族文化最直观的一扇窗口。长衫、筒裙、银帽、百褶裙……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同胞来说,服饰并不只是装饰,更是身份认同的“密码”。在贵州,有多少种不同的衣饰,就有多少穿在身上的史诗。
1.深山中的苗族,有多少种支系?
在贵州,常能听到这样的感叹声:“原来苗族有这么多支系啊!”
苗族姊妹节装扮。摄影/黄震
是的,苗族的支系众多,服饰,是区分不同支系最直观的方式。你看,有些苗族姑娘身着长及脚踝的百褶裙,有些却穿着精致干练的“超短裙”;有些裙子上缀着刺绣精美的花带,有些披肩上布满色彩丰富的绒球;有些头戴繁复的银饰,有些头戴厚重的假发,或者斜插着一把木梳……苗族的服饰能分出一百多个种类,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实在让人眼花缭乱。
其实,细细纠来,苗族的支系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拿黔东南的苗族同胞来说,他们原本“同支同鼓”,服饰以黑色为主,之所以发展出如此多姿多彩、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是因为苗族将“迁徙”深深刻进了DNA里,总是往山最高、林最深、交通相对不便的地方分散居住。如此一来,不同村子之间自然就发展出了不一样的衣着习惯。但仔细想想,其中依然有脉络可循。
深山中的苗族同胞,服饰多姿多彩!来源/《地道风物·贵州》 插画/兰跃峰 信息提供/贵州省博物馆
人们最熟悉的苗家阿妹形象,可能就是来自雷山西江。这里的姑娘穿上盛装时,总是身着几乎曳地的百褶长裙,缀满华美的绣带,头上还带着精致繁复的银帽,尤其两只高高的银角特别引人瞩目。这里的苗族姑娘会告诉你,因为她们这样居住在水边平坝才会穿这样长的裙子;而在不远处的独南苗寨,却穿短裙才能行动方便,所以独南姑娘的盛装也是“超短裙”的样子,只把花带缀在裙后,如同美丽的鸟羽,正如他们崇拜的锦鸡一样漂亮又神气。
包括锦鸡在内的“鸟”纹,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纹饰之一。当“三苗”的祖先于洞庭、鄱阳之滨再次开始迁徙,“放驩(huān)兜于崇山”,这支三苗支系便成为今天湖南、贵州等许多地区的苗族祖先,而“驩兜”也正是苗族神话中的“神鸟”,是《山海经》中“人面鸟喙”的神奇部族。在黔东南的《苗族古歌》中, 还有蝴蝶妈妈生蛋、鹡宇鸟孵化诞生万物的传说,鸟,更成为苗族观念中所有人类的先祖。
所以,当月亮山麓的苗族过“鼓藏节”时,鼓藏头与领舞的鬼师必定身着“百鸟服”;施洞的苗绣上,更有许许多多“鸟龙”的神奇图案。
只有身着“百鸟衣”,才能与先祖沟通。 摄影/韦毓坤
在乌蒙山区之中,与彝族同胞错杂而居的苗族兄弟姐妹又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史诗。
在所有的苗族同胞中,黔西北苗族所从属的苗族支系是迁徙时间最长、路程最远也最艰难的。他们是曾在尧舜时期迁往西北“三危”的三苗后裔,翻过雪山、走过草地,经历过无数困难,才沿着川黔滇交界处的山地来到乌蒙山中落脚。
苗族对历史的叙述来自代代相传的古歌。乌蒙山上吟唱的古歌,总是带着一股子辽远苍凉的味道,记载着许许多多“逃亡高山岭,伴着虎豹共谋生”的故事。
黔西北的苗族同胞迁徙时间长、路程远,生活在与祖源地迥然不同的高原上。 摄影/李贵云
就像黔东南一样,这里的苗族姑娘也把史诗穿在身上。这一点,在乌蒙山区的苗族支系中体现得特别鲜明,这里的苗族姑娘最擅长挑花刺绣,用丝线在麻布的经纬上一格一格铺满精美的几何花纹。你可知道,那些看起来十分抽象的纹样,可以当成史书来读?
姑娘裙裾上,一道道曲折的线条代表着河流,她们甚至可以给你指出哪一条是长江、哪一条是黄河;背牌或围腰上的回环方纹是城池,她们也知道哪里是城门、哪里是街道、哪里的小小纹路代表了城防所用的武器。乌蒙山中几乎没有耕种水稻的环境,这里的苗族同胞却仍记得曾经居于江淮之间、水田阡陌相连的场景,也将它们绣在衣裙上。
这些纹路,就是苗族的“妈妈花”——承载了记忆深处的历史痕迹、由一代又一代绣娘心口相传。
丹寨麻鸟村苗族姑娘们的节日盛装上缀满花带,如同锦鸡美丽的羽毛。摄影/黄震
2.不一样的史诗
将史诗穿在身上,并非苗族同胞的专利。
在黔南的瑶族村落中,你总能在姑娘们的身后看到一块颜色鲜艳的“背牌”,背牌上一定会有大大小小的回纹菱形花,也就是她们口中的“瑶王印”。相传,这种纹样原是瑶山瑶王义优的方形印章。盘古开天以来,瑶王义优率领瑶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辟了龙江上游的广阔大地,瑶民在这片乐土上狩猎耕种、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瑶王有一方形印信,原是天朝皇帝所赐,为的是表彰瑶王治理地方有功,也让人们凭此印信,免除一切徭役。
如今,瑶王印成为了瑶族的族人们相见的凭证,更是人去世后和祖先相认的信物。
瑶族的服饰被称为“贯首服”,衣服上常常缀有一枚“瑶王印”。 摄影/陈中
水族的“马尾绣”中,更是藏了一部虽“无字”却能阅读的“天书”。作为从遥远的北方迁居而来的殷商后裔,他们不仅保存了北方民族养马、尚马、敬马的习俗,更把马尾巴作为材料,细细密密地绣在“水家布”上,用以勾勒文化的密码。
袖边、领口、帽子……众多精美的马尾绣绣品中,用来背小婴儿的“背带”是水族姑娘最认真的作品——在她们崇拜的“鬼神”之中,甚至有一位名叫“牙洗”的鬼神专门负责给每一位小孩做背带。背带最醒目的位置,总有一只又大气、又漂亮的蝴蝶。相传,一位水族妇女去田里干活,把未满周岁的孩子放在田埂上,不一会儿就被太阳晒晕过去。这时,从天空中飞来一只大蝴蝶,用自己的翅膀挡住了火辣辣的太阳,孩子得救了。母亲认为蝴蝶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为了让孩子能平安健康的成长,她把美丽的蝴蝶精心绣在了背儿带上,让蝴蝶护佑着孩子——蝴蝶,就是水族孩子们的保护神。不过专家也说,这种特殊的蝴蝶图案用柔软的线条将背扇一分为九,其中还搭配数量不一的铜钱、书简等图案,倒很有与汉文化遥遥相望的脉络。
水族精美的马尾绣背带上满是母亲对孩子的期待。摄影/熊亚平
3.会呼吸的蓝靛
走进少数民族村寨中的染坊,总能看到一口颜色紫黑、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大缸,这口缸可是村中姑娘们的宝贝。
缸里装的就是染布的蓝靛,取自蓼蓝草,而蓼蓝草的根就是我们熟悉的“板蓝根”。装进缸中的蓝靛,已经是被石灰泡烂、发酵的状态,但依然不是“死物”,需要精心地“养”——加碱水,加土酒,加盐巴,隔三差五就得给它“吃喝”点什么,不然这一缸蓝靛分分钟“死”给你看。
蓝靛的颜色美丽惊人,发酵后的气味很有个性。摄影/陈中
一缸养好的,会“呼吸”的蓝靛,才能用来染布。染布的方法之多,超出你的想象。
农闲时节,走进从江的侗寨,总能听到有节奏的“咚、咚、咚”声,那是妇人们正在捶布。你见过她们身上穿的侗布吗?亮闪闪的,像丝绸,却特别硬挺。这种布就是用蓝靛染过、晒过的,然后加上蛋清反复捶打,直到蛋清渗进布的每一丝纹理,这样做成的布厚实又有光泽。这种技法并不为侗族所独享,许多从江、台江的苗族村寨也这样制作布匹,远远望去,光彩照人。
用侗布制成的衣裳,有种厚重又闪亮的光泽。 供图/贵州画报社 摄影/任珍宇
更常见一些的做法就是“扎染”了。可以染得随意些,只用绳子将布紧紧扎出染料无法渗入的空间,将布浸入缸中,反复几次,自然就产生了随性、渐变的美丽花纹。而巧手的匠人则会将绳线缝扎到布上,制作出更精美的花纹。
若还想讲究些,就要用各种防染的覆料,在布上“绘画”了。
在黔南的许多水族村寨中,流行着“豆浆染”。是的,豆浆,就是大豆磨成浆液,涂抹在不希望被染料着色的地方,晾上五到七天,豆浆干透,将布放到染缸中,就能染出蓝白相间的古朴纹样了。
进行“豆染”时,也可以使用这样的纹样花模。供图/贵州画报社 摄影/肖芳
布依族村落,则更擅长“枫香染”,用百年枫香树的油脂,混合牛油制成防染剂,使用的时候用毛笔蘸着绘画,颇有几分水墨丹青般的典雅之美。
若论精细,或许还是蜡染为上。贵州各地都有蜡染,大家都会用小小的蜡刀在土布上绘出细而又细的线条,或者灵活地运用各种套染技法,制作出多彩的蜡染作品。
在织金的溶谷苗寨里,我们亲眼看到苗族姑娘用蜡刀绘出层层嵌套、繁复无比的“鱼纹”。绘好后,放入染缸中着色,之后热水一浇,蜂蜡自然熔化、流走,白布上魔法一样显现出纹路。这一幅“鱼纹”在染缸旁晾起,“咕噜噜”,染缸也像小鱼一样吐起了快乐的泡泡。
织金的苗族姑娘以蜡染绘就精美的纹样。摄影/陈中
歌舞的海洋
1.节日里的鼓乐笙歌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里的节日总是特别多,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一年365天,几乎天天有节过。这大抵是因为,人们平时居住在深山之中,交通不便,只有过节时才有机会团聚在一起,所以想方设法地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节日集会,就为了给大家创造出更多社交的机会。
如果你有机会到贵州的少数民族村寨中过节,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里的节日,好长!
每年秋收完毕时,苗族同胞吹芦笙、跳舞、过苗年。摄影/梁文
就拿苗族、侗族、布依族、壮族等民族都会过的“吃新节”来说吧。当每年的第一批新米将成熟,采新稻、舂新米,蒸一甑新米饭,稻谷丰收的喜悦便提前降临。“吃新节”一般从农历七月开始,一直能持续到九月中,只要你到这边转一圈,总能找到几个正在过节的村寨。
为什么一个节日能持续得这样长?为什么各村各寨过节的时间又不完全一样?答案很简单:山地环境如此复杂多变,各地水稻成熟的时间不尽相同,吃上第一碗新米的日子当然也就有早有晚。不过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在同一天过节,那村寨之间可就没时间串门啦!
贵州丹寨苗族在吃新节时斗牛。摄影/李若渔
把这种“分批过节”的哲学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就是水族了,他们的端节(相当于水族的新年)要分七批来过,不同村寨都有各自的过节日期,七端过完要花去足足52天(有时甚至是64天)。相传水族原本也只在单一的日子过端,但随着人口太多渐渐分家,过节时一天之内携家带口太不方便。在老祖公的主持下,用“抓鱼称轻重”的方式决定各血缘氏族村寨过节的次序,老祖公和众弟兄就按照定好的批次各处走走看看,今日一同到你家去做客、明日又来我家寨子里吃酒,你来我往,这样过节才叫亲热。
水族端节的赛马方式,特别惊险刺激!摄影/陈伟红
热烈的音乐与歌舞,总能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上巅峰。对苗岭深处的人们来说,音乐并不只是凡俗中的娱乐点缀,而是寄托着他们对祖先、对土地、对往昔的深沉感情。
木鼓,是苗族同胞心中祖先灵魂的安居地,具有十分神圣的地位。
苗族的一种基本社会结构就叫做“鼓社”,鼓社由同宗的几个村落组成,一个鼓社供一面木鼓,存放在司掌祭祀与民俗事务的“鼓藏头”家或村寨藏鼓的山洞。木鼓平日是不能敲的,因为鼓声一响就会惊动祖先,只有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或其他重要的场合才能击鼓祭祀。
雷山县郎德镇乌流片区的鼓藏节,在木鼓的周围,摆满鼓藏肉、苗王鱼、糯米饭等祭祀先祖。摄影/曹经建
击鼓之时,总有舞乐相随。每年三月十五“姊妹节”时,苗族阿妹总要跳“踩鼓舞”:将一面大鼓放在田坝中央,盛装的姑娘踩着鼓点翩然起舞。在剑河,人们则跳“水鼓舞”祈求风调雨顺。把木鼓放在水田里,人们随着鼓点绕鼓舞蹈,但这样的舞蹈总会演变成一场欢畅的嬉闹,人们打起水仗、拍起水花,不玩到浑身湿透不算尽兴。
在众多的鼓舞中,还属台江县反排村的“反排木鼓舞”最激动人心。这种舞的精髓,就在一个“狂”字,鼓点激昂,动作狂放,大开大合。舞者的动作一起,你的全部心神就被摄了去,只听得到狂风穿林一般的急促节奏,只看得见有如大江潮涌一样的飞旋舞步。
豪爽的舞蹈里有故事,它讲得是反排人的祖先长途迁徙、开路狩猎、播种丰收、庆祝安居的历史。其中“开路”的章节,在反排木鼓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万政文老先生的口中,有一个更具锐气的名字:“亮刀舞”。万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跳起舞来却分明像是二十多岁的棒小伙,做两下挥砍动作,可真有逢山开路、披荆斩棘的气势!
剑河革东苗族的水鼓舞,往往会演变成一场盛大的狂欢。摄影/钟传坤
反排村不仅木鼓舞出色,芦笙舞也一样动人。每年二月二,村中总要“祭桥”——苗族人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桥也有桥神,何况修桥是一种功德,敬桥就是祈福——优美的“踩桥芦笙舞”也就这么诞生了。几位苗族阿哥吹着芦笙在前方开路,姑娘们排成一列在后面跟随,伴着音乐的节奏,以舞蹈模拟踩上独木桥、随之摇摆的动作,既有身姿柔软的优美,又有力量感十足的健美。
在黔西北的苗族兄弟姐妹手里,芦笙与鼓又有了不一样的韵味。
赫章的“大迁徙舞”,最能生动地叙说本民族传奇的迁徙岁月。舞以芦笙伴奏,舞者同时也就是芦笙乐手。此处的芦笙可能与你印象中形态高大、声音明快的样子不尽相同,“大迁徙舞”中的芦笙是小巧的,声音却是深沉、激昂又凝重的,在舞者的手中,它们既是乐器,又是武器,用来表演深陷敌阵、突破重围、深林探路、横渡险礁等场景。你还能看到舞者一边倒立、蹲跳、旋转甚至空翻,一边吹笙,莫要以为这只是单纯的杂技动作,那是在表现苗族先民追忆故乡、攀爬悬崖、勇斗凶兽。
赫章苗族的“大迁徙舞”,不仅有特别复杂精彩的芦笙舞动作,还有丰富的故事性。摄影/彭福平
乌蒙山区的苗族同胞,大多不过鼓藏节,但“木鼓”对他们来说也意味着独特的历史记忆。最有趣的舞蹈莫过于“悬羊击鼓舞”,传说它来自苗族先民躲避战乱时,将羊吊起来、令其以蹄击鼓伪装军队的动向,以使大家顺利逃生的故事。
在贵州,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两门打鼓的艺术。在盘州,彝族同胞们会在祭祖时跳起“羊皮鼓舞”。由于带着一点儿傩文化的色彩,这舞跳起来时要分五个角色:彝王、判官、和尚、观音、土地,还要戴上面具,动作灵活敏捷,又不失粗犷。在平塘的毛南族村寨与荔波的瑶族村寨则用“猴鼓舞”讲述猴王与祖先的渊源。更不要提贵州广大地区里,苗族、布依族、水族各有丰富的铜鼓舞了。
2.“你歌没有我歌多”
“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有三只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才唱完一只牛耳朵。”
这是沈从文笔下,一位看牛孩子唱的山歌。其实,整个贵州乃至大西南,都正像沈从文先生描绘的那样,到处都是有情的歌声。这大概是因为,歌是最美好的语言,因为它带着充沛的感情和优美的韵律,在人们心里存续的时间可能比文字还要长。何况,生活在深而又深的大山里,哪里还有比隔着山川林木对唱更好的交流方式呢?
在无数美妙的歌声中,最美妙的或许是青年男女恋爱时唱的歌了。
小黄侗寨,姑娘们唱歌时,小伙也要弹琴唱歌相和。摄影/陈伟红
苗族恋爱方式,叫“游方”,或者叫作“走月亮”、“讨花带”、“跳花坡”,也就是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对唱情歌、游戏嬉闹的意思,这种行为是父母绝不会干涉的。就拿织金地区的“跳花坡”来说,那是乌蒙山中最特别的一抹浪漫情怀。
“跳花坡”,三个字说出了整场活动所需的全部要素。首先要有“坡”,那是一片专门开辟出来的空地,正中央是“花台”,台上要栽一棵缀满花朵的树。“花树”与“花坡”齐全了,接下来就要开始“跳”了。由吹芦笙的小伙引路,姑娘们围着花树起舞。
为了博得姑娘们的青睐,小伙们要各出全身解数来“斗芦笙”,他们边吹边舞,竞相展示自己高超的吹奏水平,并不断加大舞步动作和吹奏的难度,场面热烈至极。而姑娘们呢?她们除了要比一比谁身上的衣裙绣工最精美,还要比谁的歌喉最美妙。唱着唱着,就有小伙子离开花场的正中央,与姑娘到一旁单独对歌去了。
六枝梭嗄的苗族同胞在跳花坡。摄影/李贵云
他们唱的歌,是情歌,也叫“喊歌”,是因为这里山势特别险峻空旷,唱歌的方式要特别有力悠扬才行。你看那对姑娘小伙,伴着几句以“呦嘿”收尾的歌声悄悄红了脸,姑娘甩起缀着铃铛的花帕,羞答答地将它挂在小伙的芦笙上。
水族过卯节时,正是万物生发、一片葱茏的时节。每到过卯时,“卯坡”上总会聚起上万人一同对歌,此起彼伏地唱到深夜。自然,歌喉特别动人的未婚男女,也常常在卯坡找到了另一半,所以卯节又被称为“水族情人节”。
布依族的姑娘小伙恋爱时,则可以“浪哨”,这是一种通过对歌考教对方的才智和人品的活动,有种柏拉图式爱情的美感。
布依族的浪哨歌,以歌考教学问人品,又以歌传情。摄影/陈中
侗族,是歌唱的民族,对他们来说,天赐的好嗓音是比任何芦笙、琵琶都更美妙的乐器。侗族人唱的是什么歌?“大歌!”你一定会这样回答。是的,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侗族大歌确实令人印象深刻:高大的鼓楼里,一班歌师在夜色中坐唱,双唇轻启,便是一段高低应和的天籁之音……这般场景如此经典,不过侗歌真正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无处不在。恋爱时唱,劳作时唱,侗家处处有歌堂,随时随地都可唱。
若你有幸在侗族过节时到寨子里做客,那你总会看到,席间气氛正酣时,总有人乘兴唱上两句,其余人自然而然就能接下来,甚至随手摘下墙上的侗琵琶弹唱一番,所谓“饭养身,歌养心”,侗族人爱歌,名不虚传。
等到夜晚降临,真到了唱“大歌”时候,可就是全村出动的大事了。唱大歌,往往与“吃相思”联系在一起——整个村子,从歌队歌手到普通村民,从大人到孩子,一起出发到另个村子里串门——一村的歌队来做客,本村的歌队必要相应。男女歌师们在鼓楼中对坐,男歌手们有时还要弹起琵琶或者牛腿琴,悠扬的歌声彻夜不停。
歌师们唱歌、起舞,弹起侗琵琶。摄影/李贵云
当清晨的第一缕天光为重山与梯田勾勒出醉人的光影,鼓楼里歌声未歇,村寨里已飘起袅袅炊烟。这,难道不是你梦里桃花源的模样?
多彩,更加多彩!
贵州像是江河,汇聚了无数涓涓细流,更加欢快地向前奔涌;贵州也像一个热腾腾的熔炉,无论放进去什么,都能焕发出热情的生命力;但或许贵州还是最像一支万花筒,将五彩斑斓的文化片段放入其中,轻轻摇一摇、碰一碰,“砰”的一声,就绽放出一个更加多彩的新世界。
在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就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村落——付中苗寨。说是苗寨,进村后,无论是建筑还是人们身上穿的服饰,都给人一种既有侗族特征又有苗族特征的感觉。村里的老人说,他们与附近著名的占里侗寨是兄弟村寨,两村的祖公虽一个是苗族,另一个是侗族,却是同母异父的兄弟,拥有同样的“祖公上河”传说,是一同从广西迁徙到从江的。
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的肇兴侗寨,村中庞大的鼓楼群落精美绝伦。村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别具一格的居住方式:全村的陆姓侗族同胞分为五个房族,称为五个“团”,即“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仁义礼智信?这分明是儒家五常嘛!原来,明朝时曾有许多汉族移民入侗乡,为感激侗族同胞接纳之恩,都改认村中祖公陆氏为先祖,这才有了今日的鼓楼奇景。
肇兴侗寨,五座鼓楼各有风采。摄影/李聪
在从江县秀塘乡,还有更神奇的一幕:
秀塘乡居住着许多壮族同胞,他们却穿着苗族的百褶裙和侗布做的衣裳,弹着侗族同胞爱弹的牛腿琴,唱着侗歌;反倒是附近的苗寨和侗寨,打起了壮族铜鼓,穿着壮族的衣裳,还会说壮语。甚至当地的一些侗族村寨在办葬礼念“开路词”时会先念壮语再念侗语。
贵州少数民族同胞们,接受起新鲜事物来也一点儿不含糊。
比如“村T”。这是一种村民自发聚集起来,上T台走秀的活动。每到有“村T”的晚上,你就能感到各村各寨的姑娘、小伙、老人、孩子齐齐上阵,带着自制的民族服饰,有的还肩挎农具,手拿糯米饭,上T台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T台”是十足的时髦玩意儿,却恰好迎合了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爱比美的习惯——传统节日里,“跳花场”时不就要互相比一比谁的身段更优美、衣服更精致?
凯里的“村T”中,连小朋友也盛装走上T台。摄影/陈中
又比如“村超”、“村BA”。早在少数民族同胞们接触到足球、篮球之前,他们就很喜欢“斗”,斗牛、斗歌、斗芦笙,当村寨中迎来了现代运动,热情满溢的村寨荣誉感自然挥洒出来,奉献出一连串激情四射、精彩纷呈的赛事。人们又看到其他现代赛事中的“啦啦队”,于是把节日里跳的鼓舞改一改,就变成了盛大的歌舞表演——看吧,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心里的宝贝多得是,只要一点新鲜事物来激发,就能发出神奇的化学反应,我们现在看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呢!
千百年前,各民族先民迈出迁徙的步伐,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停驻在贵州。漫长的岁月流过,人们在这方充满包容、富有灵性的土地上开辟家园,在和谐相处之中让各自的文化与记忆交流碰撞,绽放出无数绮丽的色彩。热烈的贵州,多彩的贵州,她还在奔涌向前、一刻不肯停歇。无尽大山的深处,还将迸发出多少五彩斑斓的神话?
多彩的神话,永远不会止息。摄影/黄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