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中国日报网丨一针一叶,了不起的叶脉绣`) }}

发表时间:2024-11-20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叶脉绣是贵州铜仁“黔绣”系列核心刺绣艺术品之一,因其首创,黔绣成为了中国继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之后的第五大名绣。

据史料记载,叶脉刺绣工艺最早出现在宋代,距今已消失了上千年,在西南一些部落民族也有通过叶脉刺绣传递信息的记载。于是,叶脉绣非遗传承人杨丽将苗族、侗族、土家族等传统刺绣融入叶片之中,既有传统刺绣美学韵味,又富有时代工艺特色。

从清理树叶到制作成品,叶脉绣的制作过程精细复杂,故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挑选叶片、烘干去叶肉、图样绘制和绣制成品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叶脉绣叶片采自铜仁梵净山景区原始大森林中珍稀植物的优质树叶。入秋以后,即将掉落的叶子叶脉硬度更强,更适合绣制。

等待叶子自然腐烂二十多天后,还需要进行熏蒸、防腐等处理,以增长叶片的保存时间。树叶加工后虽然柔软,但也极其脆弱。处理好叶脉后,便要在上面绘制图案,这些图案有的来源于古老的书籍,有的则是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杨丽说,从2011年到2022年,在整个铜仁能够做叶脉绣的,只有不到20人。

2011年,杨丽带着她的“叶脉苗绣”作品一举斩获贵州省“两赛一会”特等奖;2012年获得贵州凯里“第一届中国银饰刺绣博览会”金奖等多项殊荣。随后,她的“叶脉苗绣”产品在诸多国际赛事中屡获佳绩,远销海内外。其中,最珍贵的作品甚至能卖到高达7000元的惊人价格。

由于工序复杂繁琐,良品率较低,叶脉绣工艺的传承也面临困境。“我曾经把这种技艺带进高校,走进社区、村寨,甚至把一些绣得好的绣娘挑选出来,让她们来学习叶脉绣,但最终还是很少有绣娘能够坚持下来。”杨丽说。

2011年,杨丽在家乡投建叶脉绣加工厂,让500多名下岗女工、农村妇女、残疾女性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与创业。当时,每一位绣娘家里的叶脉绣收藏品数量都不亚于一个小型博物馆。对于叶脉绣的传承,杨丽认为:“我有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在我这一代,一定要把它做得更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2022年,杨丽在路腊村建立了“黔绣非遗文化产业基地”,并与其徒弟杨欣雨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利用自媒体账号,展示叶脉刺绣等传统技艺。

“叶脉绣是我们的瑰宝,我作为年轻的一辈受到杨丽老师感染,也坚定了想要把这一份技艺给它传承下去的信念,也想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把这一份技艺给它传承下来。”杨欣雨说。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一审: 胡晨

二审: 李远莉

三审: 熊莺

四审: 文俊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