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什么是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 }}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黔东南
“喀斯特”中的“鱼米之乡”
贵州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大省,大约73%的土地都是喀斯特地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绝对算得上贵州难得的“鱼米之乡”。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让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山为本、水作源,983条大小河流在此间流淌,流经黔东南中部的清水江流域和南部的都柳江流域,共同孕育出一片肥沃的土地和郁郁葱葱的秀丽景色。
贵州清晨的山峦,山峰形态奇特,造型秀美,是典型的喀斯特峰林
黔东南长期保持近70%的森林覆盖率,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云台山雾岫峰岚,雷公山漫林碧透,月亮山梯田延绵,清水江、都柳江、㵲阳河绿带婉约,“三山三江”把3.03万平方公里的锦绣黔东南,装扮得如诗如画。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势图自治州,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地级市、地区、盟相同,属地级行政区 图源:天地图
黔东南州,这片土地到底有多神奇和美丽?如何才能一窥它山水相映照的美貌,体验它风姿绰约的民族浓情?
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推出的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全长488公里,包含了以肇兴侗寨为核心的侗乡传统村落旅游精品环线和以西江苗寨为核心的苗岭传统村落旅游精品射线及西江肇兴连线,其中,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135KM,苗岭传统村落精品旅游射线125KM,西江肇兴连线228KM。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把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凯里等六个县市的42个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串珠成链,自然山水步步成景、古寨炊烟、田园牧歌、如诗如画,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灿若繁星。
这里,是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这里,是感受“人间桃源、快乐天堂”的中国最美乡愁之路。沿途的“六个最”,更是绝对让这条公路实至名归。
01
第一最:苗侗传统村落
这条公路上有中国最大的苗族侗族原生态传统村落集群。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串起23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10个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而沿线的传统古村星罗棋布,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构成一卷卷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古朴图画。
梯田与苗寨相映成趣
黔东南州如今人口约489万,其中苗族人口约213万,侗族人口约200万,不难看出,少数民族才是黔东南州的特色,不少人也是为了一睹民族风情而来。
苗族是以酒来表达情感的民族。客人来了苗寨就会领略到苗家人盛大的欢迎仪式——拦门酒,既表达了对客人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苗族千百年的传统价值观。
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苗族女青年和小孩在盛装拦门酒活动
好客的苗族人会以土碗为酒盏,在石梯上、木楼前设成关卡,邀你喝上一套热情的拦路酒。成排端酒拦门的姑娘们会在劝酒时纵情唱起敬酒歌,环绕一旁的男子们则边吹芦笙边跳舞,按照规定,最少也要喝足3道拦门酒方能进寨。
苗族民众通过拦门酒、唱山歌、跳芦笙舞等活动,欢度佳节
这热情的迎客礼,足以帮人们卸下城市的拘谨。盛情如斯,几盏糯米酒下肚后,客人们未到主人家,而酒已半酣。
牛角酒又叫做“拦路酒”,苗族的习俗是喂客人喝一口牛角酒,如果客人自己接酒就要整杯喝光
黎平的堂安村,是2012年第一批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这是一座形成于清嘉庆年间的侗寨,保留了十分完整的侗族传统,还是中国与挪威合作建立的唯一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
盛夏时节的黎平县肇兴镇堂安村,梯田层层叠叠,绿意盎然
依山就势、悬空吊脚的木质民居,便充分展示了浓郁的侗家特色。为了方便日常生产劳作,民居基本采用传统的干栏建筑形式,多为2~3层,底层架空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二层设宽廊、火塘和卧房,顶层阁楼存放粮食。
而作为侗族人民团结象征的鼓楼,则与戏楼、歌坪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其余建筑、道路以此为中心向外辐射,构成了典型的侗族文化空间载体。
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侗寨原始的风貌,“不施粉黛”
堂安村的居民散居于两山之间,由此还形成了独特的梯田文化。这些梯田紧靠着村寨,稻田中的肥美鱼儿、散落在角落的吊脚楼、辛勤劳作的村民都是值得入画的美丽景色。
堂安侗寨三面环山,一面是空旷的梯田,视野广阔
02
第二最:少数民族村寨
这条公路有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群。21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6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这里你能看到超百个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让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熠熠生辉。
岜沙苗寨的晨曦
说起特色村寨,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岜沙苗寨绝不能错过。为了保护民族独特的习俗,政府特别批准岜沙的男子可以拥枪。他们在14岁左右,迎接自己的成人礼后,便能拥有一支自己的火枪。
山里虽早已没有走兽飞禽可打,但男人出门时仍然喜欢带着猎枪,枪早已成为了他们的随身饰物
这群黑苗支系的男子以镰刀剃头,留着古代发式,身着圆铜扣黑色高腰衣,肩扛火药枪,光着一双大脚板,活脱脱一个远古走来的武士。
岜沙成年男子“枪不离身、刀不离腰”
因为这特立独行的传统习俗,岜沙苗寨的村民们在演绎歌舞时,也自带着一股高原山地的古朴、强悍和野性。
在古芦笙堂里,芦笙母一吹响,众人便舞起刚劲猛健的步子,模拟耕作打猎的日常。及至尾声,枪手们便会列队排开,摆好姿势,像是在山中射杀猛禽一般,对着高空砰砰连发几枪。表演结束,青烟在现场弥散开来,是极其生动特别的待客环节。
黔东南州还有百节之乡的称号,“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农历五月24日至27日为苗家龙船节,还有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姊妹节、最神秘的祭祀仪式-喊天节、最热闹的民间盛会-芦笙节、最影响力的欢庆节-吃新节、最隆重的祭祖仪式-苗族牯藏节,最耀眼的欢庆节-侗年和苗年,斗牛、摔跤、赛马等等体育赛事,也都是节日基本必备的活动。
苗族群众在清水江上进行独木龙舟竞渡,祈愿风调雨顺
斗牛活动,主要是让两头大牯牛以牛角相抵以判胜负
这些节日充满了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功能,在黔东南的日子,每一天都是过节!
03
第三最:苗侗风情博物馆
这条公路是中国最大的原生态苗侗风情博物馆。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中国最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均在此处,它们是了解苗侗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苗岭传统村落线上,西江千户苗寨无疑是最耀眼的明珠,它既是一座寨子,也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示了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了解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最佳场所。
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四面环山,重连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黔东南流行一句谚语:“侗家住水头,苗家住山头”,依山而建是黔东南苗族村寨的突出特点。
沿着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过村庄,将西江千户苗寨毫不费力地分成两部分,还未走近,你大概便会被两岸坡地上分布着的苗族吊脚楼惊艳。
西江苗寨村寨四面环山,山地吊脚楼依坡而建(摄影:古迎春)
吊脚楼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整个建筑基本全靠榫卯衔接。看似悬挂山崖,却稳固坚实,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而上,错落有致,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既典雅灵秀又挺拔健劲。
斜坡陡坎被当成了建造房屋的地方,把平地当成了耕田
相连成片的村寨,傍着层叠的梯田,无比恢宏,数座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风雨桥连接着两岸,也将原始传统的苗寨情景与现代生活连接起来。
风雨桥有廊有顶,似廊桥,可以避风雨,纳清凉。桥体多刻意装饰,屋檐重叠,桥身绘有彩画,故称“花桥”
晨光中的肇兴侗寨全貌
有着“侗乡第一侗寨”的肇兴千户侗寨,未进其寨先闻其声,“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这就是被誉为东方天籁的侗族大歌,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他们的音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两千多年来,侗族大歌在村寨里,靠一辈又一辈歌师口传心授,代代传承。
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还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大歌的主要特点是“一多三无”,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无固定曲谱。多声部就是一领众和,独高众低。侗族大歌这种合唱艺术没有指挥,但心心相映的侗族人总能演唱得整齐、和谐。
侗族大歌历史久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穿行于侗寨,最先看到的一定是标志性的鼓楼。鼓楼是侗族建筑的核心,它不仅是族人商议大事、起款定约的神圣之地,也是人们吹芦笙、对歌作乐的娱乐聚会场所,寨子中的其他建筑就围绕着鼓楼层层辐射开来。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如今侗乡苗寨已经成了旅行者拍摄美景的最佳打卡点,时常还能在这里碰上不少盛装的苗族老人围在一起唱古歌,虽是用苗族古语,但悠长婉转的音调,也能叫人的思绪飞向天地洪荒的远古时代。
04
第四最:乡村体育嘉年华
这条公路有中国最顶流的乡村体育赛事嘉年华。“村BA”被央视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村超”也被央视称赞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动诠释”。在这里,你尽可以感受纯粹的体育快乐,体验绚丽的民族风情。
传承下来的篮球赛事,如今演化成“村BA”
2022年7月,在台江县台盘村,一场由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自发组织的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一开打,就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围观。
其实每年“六月六”吃新节都会举办各样的体育赛事,如“斗牛”、“斗鸟”等等,篮球作为最热闹的一项活动,一直传承至今,就是这么一场朴实的由村民组织参赛的农村球赛篮球比赛却看得大家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后来在网上火出圈后,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村BA”。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举行的“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友谊赛中场休息时的侗族大歌表演
没有大块的电子屏幕,没有专业的新闻发布,仅一块村委会门口红绿配色作底的篮球场。场内球员挥汗如雨地奔跑、传球、上篮,场外观众欢呼呐喊、人头攒动,甚至架梯子、站房顶、爬围墙前来观战,甚至连冠亚季军的奖品都是鸭子、鱼、香米等等当地特产……看上去十足乡野的篮球比赛却极具感染力,连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都忍不住在社交网站上对其点赞。
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村BA”总决赛打响
精彩的比赛之外,火热的现场氛围、颇具特色的民族表演同样是独属于“村BA”的特色标签。今年3月,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再次来到黔东南台盘村,比赛间隙便上演了极富地方与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
苗族非遗古歌、苗族舞蹈以及芦笙等民族乐器的演奏已不用多说,在球场上跟着主持人的引导,全场观众一同“蹦苗迪”的场景,将这场体育狂欢的氛围烘托至顶点。
“村超”的前身是群众自娱自乐的乡村足球联赛。(摄影:张罗)
所谓“蹦苗迪”实际是将当地传统的苗族芦笙乐、反排木鼓舞等多个非遗文化相结合,经过编排后融入时尚动感的现代电子乐,节奏欢快热情。即便是初到此地的游客,也能亲身参与,感受乡村体育嘉年华的热闹。
多样的歌舞与体育活动,让黔东南州的人们热闹欢腾,“村BA”的爆火,原来早就有迹可循。
05
第五最:绚烂多彩的非遗文化
这条公路有丰富绚烂的非遗文化。沿线有世界非遗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6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2项。巧夺天工的手工银饰、精美绝伦的刺绣蜡染、独具匠心的民族盛装……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侗族大歌,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侗族大歌群像
少数民族最亮丽的一张名片莫过于服饰,苗族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集大成者。银饰和苗绣,是苗族服饰中最夺目的。
苗族钟爱“纯银”,基本不会在银饰上加入过的宝石等元素
在银饰的使用上,黔东南最为厚重,花样繁多,图案精美,“以多为富”,盛装时头顶银角银冠、胸挂银压领银项圈、身披银衣银片、手戴银镯银戒,华贵非常。
苗绣记载事物源自远古的苗民南迁,传说有位叫兰娟的女首领为了让大家不忘先祖、不忘故乡,记住迁徒跋涉的艰辛和坎坷,想出了在服饰上用彩线记事的办法。
传承千百年的苗绣的刺绣技法从此成了苗族记载历史、表达事物的载体,从祖辈传说到现实生活,从氏族图腾到情感表达都积聚到了彩色的绣品上,苗绣成了内容丰富的"无字书"。
苗绣兼有文字与图像的功能,是至今没有形成可通读文字的苗家人的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苗家人是带着对祖先的无上敬仰来刺绣的,图案主题来自始祖传说,有龙、蝴蝶、枫香树等缘起物,也有象征自然力量的鸟、山野的花草以及水边的生物等等,苗绣的主题抽象、浪漫,完全就是精神世界的表达,简单而纯粹。
苗族有上百个分支,服饰以及服饰上的刺绣,也是支系划分的重要标志
历史悠久的苗族蜡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名远扬丹寨式蜡染是其典型代表。这项仅存于白领苗族支系中的蜡染技艺,其核心区域所在的丹寨基加村因道路闭塞,很少为大众熟知。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将出游的视野拓展至此,让更多人有机会亲临此地,等着你去探索发现更多的非遗之美和匠心精神。
黔东南苗族的蜡染上布满了蝴蝶纹,中间的蝴蝶硕大美丽,圆鼓鼓的眼睛憨态可掬,翅膀线条如行云流水,蝶身则有些似一尾鱼,整个造型充满了想象力。摄影/张瑾 中华遗产 2019年07期
06
第六最:那山那水那人的绝世秘境
这条公路串起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黎平侗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榕江苗山侗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大片原始森林的保护下、喀斯特地貌的作用下,黔东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一样保留得格外完整。如果你对大自然抱有好奇之心,深入这片绿色仙境,你将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
肇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群山环抱,山水田园相间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不仅有着全国最大侗寨肇兴侗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这里还有一项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顶级资源——“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黎平高屯天生桥。
这座天然形成的石梁,拱顶岩层厚达40米,横跨宽度达138米,让人不得不感慨天地造物的神力。桥洞下,溪水潺潺、凉风习习。若是雨后前往,水滴自岩缝中渗出向下坠落,加上桥洞里弥漫的湿漉漉的水雾,简直像闯入仙界里的水帘洞。
黎平高屯天生桥
依傍着秀丽柔美的都柳江,榕江同样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有世界罕见的苗民祭祖庙苗王庙,有独具一格的三宝侗寨、空申苗寨、增冲鼓楼,有天然的物种基因宝库月亮山,还有生长了千百年的老榕树群。
月亮山腹地中还藏着一处绝世秘境——加榜梯田。加榜梯田都是依山而开,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梯田约400余级,一丘梯田每一部分的大小形态完全不同,绵延25公里,“波耕水媷,盈盈其间”。不仅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而且线条优美,是世世代代苗族农人的杰作。
梯田连同散落于田间宁静的苗家吊脚楼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在雷山风景区,除了鼎鼎大名的西江千户苗寨之外,还有不得不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雷公山是当地苗族人民的“母亲山”,其主峰在雷山县城东32公里处,海拔2178.8米,是黔东南的第一高峰。
航拍夕阳下的雷公山,层林尽染秋色美
这里还出产有名的雷山茶,若是采茶季前往,当你在苗寨里流连忘返时,一定记得留些时间去到附近的山间茶厂。站在半山腰向远处眺望,目之所及的层层梯田,一垄垄茶树,漫山遍野铺排至天边,真有种云起天地间的既视感。
这些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珍贵财富,正是因为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的推出,得以被更多人熟知,它会带你探索黔东南的秀丽壮美,千年传承的民族文化,读懂这片土地最真实的样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CFP)
【参考文献】
[1]《地道风物 黔东南》
[2]举办“村BA”的黔东南州,到底是什么来头?.中国国家地理
[3]通天接地的鼓楼和风雨桥 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10期
[4]鼓楼千百岁 黔湘桂侗寨的“主心骨” 中国国家地理 2015年05期
[5]西江千户苗寨 美丽古村的忧伤 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09期
[6]苗装 你是我见过的最极致的霓裳 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04期
[7]苗银 披戴在身上的图腾 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04期
[8]非遗知识课堂-苗族飞歌 微信公众号“黔东南非遗”
[9]黔东南非遗知多少 — 民族节日篇 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
[10]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