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terTitle(`为什么在贵州能沉浸体验“江南十二时辰”?`) }}

发表时间:2024-07-04

来源:地道风物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六月,一场梅雨季正在席卷整个江南。尽管连绵降水给一处处水乡添上了几抹烟雨迷蒙,水墨如画的气韵。但闷热的气候依然让人们不由喟叹,江南虽好,可是有什么地方既可寻得江南风情,又能避开如此潮闷?

答案是——千里之外,远处西南,夏季平均气温23℃的山地大公园贵州!

施秉喀斯特的万千林海。摄影/肖芳

这里有小桥流水、白墙黑瓦的婉约,周边却多有喀斯特群峰迭起的天地绝景;可以听到江淮乡音,徽调山歌,也可看一场雄健威武的古戏军傩;可以吃到满满淮扬风味、清鲜无比的八大碗,也能够品味到热辣鲜香的黔地佳肴……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这个以壮美山地,多彩风情而出名的省份,会有种充满新奇,却又似曾相识的“江南味道”?

在黄果树瀑布前,唱一幕高台地戏。摄影/张小康

六百余年前,明代中央王朝在家国统一的大潮下,向北重修长城雄关,向南经略西南,“开一线以通云南”并最终“开设贵州”。数十万江淮、中原的军民,从小桥流水的田园水乡,一路“穿越”到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高原上,广设卫所军屯,繁衍生息,也坚守传承,形成犹如“活化石”般的屯堡文化。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豪迈山地与温婉水乡由此际会,古代广义上的“江南文化圈”,也与贵州牢牢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在当年卫所屯设置最密集的湘黔滇古道上,特别是在黔中安顺一带,屯军后裔犹如一支跨越时空的队伍,为八方访客,带来一场“穿越六百年”的身心奇旅!

来贵州看江南,从逛 “贵州园林”开始

走入屯堡文化的核心区域安顺一带的山川坝子,正宛如来到了一处处坐落于天地的宏大“园林”。这里的村落,往往讲究枕山、环水、面屏,即村后有山作倚托,中间有水流过,前面有较小的山作为屏障。若从高空俯瞰,村落、山川、河溪,形成一幅天然的山居画卷。

屯堡村落代表鲍家屯全景。摄影/潘军翔

这,正是传统江南徽派村落布局选址的“水口园林”格局。六百年前那些迁移至贵州的江淮、中原乡民,将这样以山水造景的巧思,贯彻到了屯堡村落的每一个角落,令人远远望之,即心怀神往。

从屯堡村落远望,处处有青山绿野。摄影/陈伟红

坐拥近三千亩耕地的九溪村,山川怀抱九条小溪与村口蜿蜒长河相会;螺星山、狮子山和象山间,人们兴建出“狮象把门,螺星塞水,文峰玉案,森然排列”的鲍家屯;而在安顺市以南方圆十一平方公里的青山坝子之间,更坐落有云山屯、本寨、小山寨等八个屯堡村寨,坐山镇水,合称“云峰八寨”。

云峰八寨里的云山屯远景。摄影/水冬青

这些村落,往往如同当地民谚——“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天然石灰岩片高低错落、鳞次栉比,成就了一座又一座江淮风格的三合院、四合院,又排列串连成街巷,塑造出一个刚柔并济的“石上世界”。

鲍家屯四合院中的鲍家拳。摄影/陈伟红

而若你步入这些民居,更是会感受到满满的江南韵味。推开大门前,不妨先欣赏一下典型的“江南”风格雕花门罩和垂柱,步入居所,更是 “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颇显主人家的生活巧思,就连“四水归堂”(房檐雨天滴水汇于堂屋前的天井,喻财源不外流)这样富有寓意的建筑格局,也是随处可见,兼之时不时可以遇见的身着青蓝明妍、宽袍斜襟的“凤阳汉装”女性,不由使人一秒穿越到了“大明风华”之间。

屯堡院落前往往有雕花垂柱。摄影/陈伟红

这是屯堡村落满是温软文韵的A面,而屯堡村落的B面,则是朴实刚健的军屯壁垒,又展现出不同于温润江南,而是六百年开拓的壮勇豪情。

同样一座身怀“水口园林”布局,处处小桥流水的鲍家屯,却也以 “瓮城”和 “八阵图”的奇特布局,让游客如探索迷宫,流连忘返;本寨内既有雕花精美的四合进院,却也有七座雄健高大的石制碉楼,坐镇山间。

摄影/李若渔

本寨的石制“碉堡”与鲍家屯巷道的“八阵图”一角。摄影/陈伟红

更为人称奇的,莫过于屯堡村落山巅的“城堡”们——山体三面削壁而立的天台山顶,座落着形如碉楼的天台寺,顾盼孤绝,呼应着此处曾为军事要地的地位;若走过云山屯,经七百多级石梯直上云鹫山巅,也有一座奇险无比,垂檐翘角的云鹫寺。这些由屯堡后人一砖一瓦修建的建筑奇观,如今则宛如一卷卷凝固的英雄诗篇。

悬崖峭壁上的天台山伍龙寺。摄影/陈伟红

抬“江南神”,吃“淮扬味”,沉浸式穿越600年!

走遍青山坝子里的小桥流水,漫步于满满江南味道的雕花牌楼与白墙青瓦之间,若你再走入一户户屯堡人家,更可以来一场“梦回江南”的沉浸体验。

家里供奉的牌位,是“天地君亲师”,家谱上写的来处,可能便是“江南应天府”“徽州府歙县”“江南华亭县”,若是再与乡民聊一聊,说不定就能听到熟悉的江淮乡音,至于与你聊家常的奶奶,她们会自豪地告诉你,身上那身右衽的大袖长袍与系腰、凤头鞋也是大有来头,那是明初军屯时就从江南传承而来的“凤阳汉装”……

穿着“凤阳汉装”的“屯堡人”。摄影/陈伟红

参与一场场屯堡乡民的节庆与仪典,更是在贵州“寻亲”江南的最佳途径。贵州是“千村百节”的节日之乡,屯堡人家自然也不落人后。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过年”,跳花灯,唱地戏,正月十八抬汪公,7月庆五谷丰登,中元节“放河灯”……

名列国家级非遗的屯堡抬亭子(又名“抬汪公”),是以吉昌屯为代表的屯堡村落代表民俗之一。这场正月十八的“抬汪公”,抬的便是一位“江南神”。汪公者,姓汪名世华,史载为安徽歙县(今绩溪县)新安梅子街人。因其隋唐之际护佑一方,在徽州各地被崇拜为尊神。

抬汪公的启动仪式。摄影/陈伟红

大清早,在庄严嘹亮的歌曲声中,司礼组的老人们便整冠更衣,恭请汪公入舆。汪公巡游,是全场仪式的重头戏,前有龙凤彩旗导引的仪仗队,后有彩船,舞狮、腰鼓、秧歌、花灯、地戏、彩车等全套。每当汪公走到一户人家门前,老人们就要齐喊“高升”, 停轿接受礼迎。一家接一家,路程不过数百米,却要走上大半个下午,可见礼仪之隆重,规模之宏大。

汪公巡游在乡野。摄影/陈伟红

若你打开一本明嘉靖年间《徽州府志》便会发现,这与当时所载民众攒动,热闹非凡的盛况别无二致。

逢年过节必跳的地戏,更是每一位来客不容错过的人文体验。这古朴刚健的屯堡地戏,早在1986年就远渡欧洲,在法国巴黎文化艺术节上唱响,而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千里走单骑》里,地戏同样以“面具戏”的形式登场,展现出一种“硬汉派”的艺术。

地戏面具与戏谱。摄影/陈伟红

地戏的“地”,正是因为它多在山坳平地上表演,而这正为站在一旁的观者营造出满满氛围感。戏中人头套黑布,把面具斜戴在额头上,腰围战裙,手执戈矛刀戟,一声弋阳老腔,颇有征战杀伐之意,令人宛若梦回大明战场。

正所谓“《三国》不跳走麦城,《说岳》不跳风波亭”,一场表演主题“许胜不许败”的地戏,旨在让屯堡子弟世代习武,也藏着屯堡人六百年移民迁徙,落地生根,而又坚守自我的文化融合故事。

在屯堡村落间演一场地戏。摄影/陈伟红

体验完屯堡人热闹非凡的文化风俗,屯堡村落里藏着的各色贵州美食,当然也是穿越之旅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些贵州美食,每一口都有着似曾相识的惊喜——

江南有口味中正平和的淮扬菜,贵州有清汤炖煮,调味醇和的卫城“八大碗”、织金“八大碗”,江南有梅干菜,贵州也有盐菜扣肉,江南吃“水八仙”,而炸慈姑、腌水芹等小菜在贵州人的餐桌上也经常登场……

卫城八大碗。摄影/陈伟红

面点小吃,两边也有默契。江苏作家陆文夫笔下有个写江南风味的名场景—— “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写的是清早吃一碗“头汤面”。而若是你在安顺、贵阳早起来一碗清汤面,肠旺面,也能用免青(不要葱花),免红(不要辣椒红油),宽汤(多汤)等“切口”无缝交流,一碗面,串起了千里文化联结。

肠旺面,糕粑稀饭。摄影/吴学文,赵欣

穿着汉装“游大明”,听着大戏吃“淮扬菜”,在贵州的屯堡逛一逛,真是不似江南,胜似江南了!在贵州“宣传天团”的精妙推介辞里,你更可以在这场“穿越之旅”里,领略贵州的无限风采——

推开一扇“屯堡”大门,见到的是 “爽爽贵州”

在屯堡文化核心区黔中大地,来一场“穿越江南”的奇幻旅程,只不过是贵州屯堡文化的冰山一角。如今,贵州发布了“多彩贵州屯堡·家国六百年——多彩贵州屯堡文化经典游学线路”,沿着当年明代军民的开拓足迹,17个遍布全贵州的人文、自然胜地,告诉你何为一段绵延六百年,联结中原、江南与贵州的家国史诗。

多彩贵州屯堡文化经典游学线路目的地

        

 

        

 

        

 

        

 

        

 

        

 

        

 

        

 

        

 

        

 

        

 

        

 

        

 

        

 

        

 

        

 

若我们把目光投向怀抱着屯堡村落的一处处贵州山川,便可以见证这座山地公园最为壮美的一面。

以四大世界自然遗产点位(梵净山、赤水丹霞、荔波喀斯特、施秉喀斯特)领衔,125.8万个山头上的瑰奇景色,984条10千米以上长河,共同塑造出一处处山水胜景,让贵州既怀“山中江南”之灵秀,又有磅礴千里的山地雄奇。在全国各地的热浪之下,这一处处被夏季平均23℃“大空调”吹拂的贵州自然、人文珍宝,更显光彩无限。

荔波小七孔。摄影/卢勇

若我们沿着湘黔滇古道一路前行,更可以踏上一条贵州人文六百年前行的足迹——

锦屏隆里古城,明代军屯贵州最初的据点之一,这里青砖白墙,一如江南古镇,多彩的花鸟纹饰,又蕴藏着与周边多彩苗侗文化的交汇。镇远古城,因水运而兴,祝圣桥上“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对联,呼应着贵州作为“西南胸腹”的地位,再一路经过黄平旧州古镇、福泉古城……由此一处处当年的军事要地,明军得以进入黔中,广拓贵州。

青岩古镇远景与隆里古城牌坊。摄影/纯纯,=G

若从黔中大地再往西北,是征南大将军傅友德“城乌撒,得七星关以通毕节”,镇守滇蜀黔要冲的七星雄关;一路往西南,踏足“滇黔锁钥”关索岭古道,饱览坝陵河谷的天险壮美,又可来到滇黔桂之交的重镇兴义,这里不仅有万峰林、马岭河这样的世界级奇观,更有着中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建筑群刘氏庄园(永康堡),见证了屯军后裔刘氏家族清末民初的开拓故事……

刘氏庄园(永康堡)。 摄影/陈庆全

这一趟“穿越江南”,探索屯堡的贵州之旅,正是推开贵州这座“山地公园”大门,深度体验贵州的开拓之旅。一路向前,无论是贵州的旅游精粹“黄小西吃晚饭”(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万峰林、梵净山),还是“千村百节”的民族风情,万年以降的文化积蕴,鲜美多元的黔地风物,都在等待你去发现!

2024年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推广暨招商(江苏)推介会在南京举办,这场大会,是一次展现贵州屯堡文化的盛宴。大会上,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的推介辞(全文见前文),以走进“公园省” 穿越“大屯堡”,体验绵延六百年的家国亲情为主题,以屯堡文化为引,进一步全景式展现“山地公园”的魅力。

 

“家国亲情600年”贵州屯堡文化主题展将随着大会同步开展。大会更推出了面向全国游客的诚意优惠,综合联动“机景酒交消”,并推出“红飘带”与“伟大转折”红色旅游“双子星”、“支支串飞”等新兴文旅产品和系列优惠政策,令人一站打包贵州,不但能够穿越到一座座“屯堡”,梦回大明风华,更能够在山地大公园,尽享一段舒爽夏日之旅!

一审: 翁玉洁

二审: 熊茜雯

三审: 熊莺

四审: 文俊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