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网】实施“百库大会战” “十四五”期间贵州将新建水库100座以上

2023-01-11 15:08来源:中国商报网

  中国商报贵州报道(记者谢忠义文/图)1月10日,中国商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将全面推进水利“百库大会战”。“十四五”期间,将新建水库100座以上,解决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问题。

  发布会现场

  据贵州省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信波介绍,“十四五”期间,在加快推进在建水库及输配水网建设的基础上,新开工水库100座以上,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及时组织工程验收,到“十四五”末,贵州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从“十三五”末的126亿立方米提升到155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再增加4个黔中水利枢纽的供水能力,在该省范围内基本解决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问题。

  曾信波说,“百库大会战”是为贵州水利做好工程储备,如何把水利工程连点成线、聚线成网则需要建立健全贵州大水网规划体系。因而,实施水网建设,是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问题、夯实贵州现代化建设水利基础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结合贵州实际,贵州水网以大江大河重要支流、跨区域重点引提调水工程为主骨架和大动脉,以水网连通工程、农村供水管网、灌溉渠系等为分支,以天然水源、大中小型水库等水源工程为节点,形成以黔中经济区为核心,西北、西南、东南、东北为四翼的“一核四区”总体布局。“十四五”时期,重点夯实水网工程基础,推进水源和水网连通工程建设,基本建成黔中水网和黔西北水网,同步推进其他区域水网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与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贵州水网。

  据悉,2021年以来,贵州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项目论证原则,2022年共开工骨干水源工程25个,这些工程重点安排在35个总量缺水县和31个区域缺水县。目前,贵州首个大型跨地区、跨流域、长距离水利调水工程——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建设完成并向贵阳通水,贵州一号水利工程——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已下闸蓄水,马岭大型水库已具备供水条件,黄家湾大型水库已开始发电运行,凤山大型水库已开工建设,观音大型水库已于2021年底开工。一大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到142亿立方米。

  据了解,贵州将工作重心从注重项目开工向加快在建工程完建并发挥效益转变,以开工数量降速推动建设效益提升。组织实施骨干水源工程竣工验收攻坚行动,每月对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度,动态掌握骨干水源工程推进情况,对推进缓慢的县(市、区)采取工作提示等方式,督促地方政府加快建设进度,着力加快主体工程和输配水网络建设,解决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

  曾信波说,2022年,他们对《贵州省水网建设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初步形成了水网连通工程项目库,同时,指导市县编制本级水网建设规划,即将形成省、市、县三级水网建设规划体系。在资金保障方面,修订出台《贵州省骨干水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办法》,首次将水网连通工程纳入省级财政补助范围,出台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水利领域指导意见等文件,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水利领域,推动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两手发力”新局面;在用地保障方面,会同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用地报批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坝区和淹没区用地按建设时序分期报批具体程序,实现水库工程用地手续分期报批。在决策评估方面,会同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政府投资水利项目决策评估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对水利项目决策评估程序进行细化明确,有效打通水利工程决策评估流程。

  截至目前,贵州水网已基本构建起“一核四区”主骨架和黔中、夹岩等水利枢纽为龙头的主动脉,水利系统已建在建水库工程2700余座、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1万余处,“十二五”以来建成水库工程骨干输配水工程4700余公里,近五年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面积73.5万亩、综合治理各类河长2300余公里,为贵州水网建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曾信波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贵州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贵州省水网建设规划等重点规划,围绕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破解工程性缺水问题、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以赴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围绕建设“一核四区”大水网,以水利“百库大会战”为抓手,重点推进凤山、观音等在建工程建设,新开工花滩子、英武、石龙等一批大中小型水库,加快黔中、夹岩调水大通道建设和水库配套输配水网络建设,实施一批引提调水和连通工程,推进农村供水管网和灌区建设,全面保障城镇、30户以上村寨、300亩以上连片耕地、高标准农田和产业园区等用水需求。“十四五”期基本建成黔中水网和黔西北水网,同步推进黔东南、黔东北、黔西南水网建设,到2035年全面形成贵州大水网。全面推进输配水网络建设,打通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最后一公里”。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企业化运营”的思路,整体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审:杨娅

二审:汤成伟

三审: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