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玉屏社区“微工厂”:让群众顾家挣钱两不愁

2022-11-24 14:47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何川) 整齐的民居、宽阔的广场、闲话家常的群众……近日,记者走进玉屏侗族自治县康华社区,处处呈现出搬迁群众幸福新生活的图景。

  近年来,玉屏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就业问题,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积极倡导建立“微车间”,重点引进环保无污染、劳动强度不大、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

  早上7点,叶丹利把儿子女儿送进学校后,便来到位于安置点内的玉屏合福欣包装装潢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作。简单的几部操作,叶丹利就做好了一个精美的包装盒。

  “这些礼盒都要发往浙江。”叶丹利说,党和国家对搬迁移民很好,有政策照顾,搬新家了也不用发愁找工作。

  2017年,叶丹利一家从田坪镇搬到康华社区,通过社区干部介绍,丈夫在大龙开发区工作,叶丹利在家门口的纸箱厂上班,灵活的上班时间,让她方便照顾孩子,上班挣钱两不误。

工作中的叶丹利

  同样在纸箱厂工作的郭毅飞说:“每个月能挣2500到3000元,还能照顾家庭。”2017年,郭毅飞搬到康华社区,曾干过酒店服务员、茶楼服务员、超市导购员等工作,这些工作时间较长,不能照顾到家庭。经过社区推荐,郭毅飞在家门口的“微工厂”工作。“现在能接送女儿了,挣钱也不耽搁。”

工作中的郭毅飞

  在纸箱厂隔壁的藤椅编织厂,近40名工人正在加紧赶制藤椅。“我主要是做椅子靠背,做一张能挣28元,一天可以做4张。”彭丽芬说,来这里做大半年了,没有规定的上下班时间,可边带孩子边上班,上班时可随时离开接送小孩和买菜做饭,这份工作正好适合她。

  “微车间”建在家门口,工厂计件发工资,上班时间相对自由,解决了像彭丽芬一样不能外出务工的搬迁群众就业难题。

  68岁的杨柒妹2017年搬到康华社区,儿子女儿在海南打工,一个人在家带两个孙子。闲暇之余杨柒妹发现社区里部分老人在社区广场做打火机零件。

  “每天闲着也是闲着,找点事情做,能补贴点家用,也能打发时间。”杨柒妹每天都和老人们一起做打火机零件,在闲话家常中就把零件做好了。“每个月交一次货,能挣500多元。”杨柒妹说。

杨柒妹(中)一边闲话家常一边做打火机零件

  康华社区是玉屏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了893户3600余人。截至目前,社区安置点共引进2家微工厂,解决200余搬迁群众就业。

  为了让群众搬迁到新家后能安居乐业,玉屏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共创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安置点里的微工厂、微田园和微服务,让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为稳住就业,康华社区深挖“微工厂”潜力,先后引进打火机零部件组装、藤椅编织等灵活企业,走出一条以“微工厂”为载体,就近就业增收的新路子。

  康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姚娟介绍,自搬迁群众入住以来,社区就围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而努力,为解决移民就业难题,先后引进多个“微工厂”,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有收入,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