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 11月14日15:00,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负一楼贵安厅举行贵州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地勘处处长高玉平回答了贵州日报记者的提问,问答如下:
贵州日报记者提问
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贵州日报记者。刚才发布人提到,我省地质灾害存在分布地域广、隐蔽性和突发性强等特征,对此全省自然资源部门在地质隐患排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地勘处处长高玉平答记者问
高玉平: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探索突破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技术路径与方法,联合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等院校,扎实开展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依托天上查、空中看、地面核的方式,形成了“天-空-地”一体化的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体系。
一是天上查。目前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每年都有大量灾害发生在已查明隐患点范围之外。201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卫星综合遥感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广域范围找出发生地表形变的区域,为隐患动态排查提供基础数据。针对我省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茂密和多云多雨气象时间长等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我们启动了多源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数据协同处理研究工作,该项技术于2019年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探索开展了贵州山区滑坡隐患人工智能早期识别工作,其中“基于遥感影像的滑坡隐患和受威胁房屋智能识别技术研究”2021年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实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以来,我省通过卫星遥感综合识别工作累计发现新增形变区3326处,识别出地质灾害隐患284处。
二是空中看。卫星遥感排查易受观测角度、植被遮挡、云雾天气等因素制约和影响,对此我们采用机载三维激光雷达和无人机航测的方式作为补充。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装备了应急指挥车、旋翼航拍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9个市州和41个防治重点县(市、区)均配备了无人机,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精细化调查、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等及时提供高分辨率影像资料。自实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以来,我省利用机载三维激光雷达技术重点获取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光学影像,共识别出地质灾害隐患527处。
三是地面核。我们组织23家地质灾害资质单位,利用天上、空中调查形成的遥感影像和数字模型,结合第三次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等相关资料,累计共划定斜坡单元108622处。在此基础上,全面核查各斜坡单元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斜坡结构类型、水工环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要素,对斜坡单元进行定量打分判别,锁定地质灾害隐患和风险斜坡,完成全省88个县(市、区)优于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0025处,划定风险斜坡18196处,受威胁群众200余万人。
相关新闻
全面深改围绕六大领域立柱架梁夯制度 深刻改变中国 2016-12-29 | |
全面深改三年:渐入佳境 次第开花 2016-12-29 | |
【深读深改】架梁立柱夯制度 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 2016-12-29 | |
【2016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之一】深化流通供给侧改革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2016-12-19 |